[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 上(229)
“古人云,二十及冠可成家。”刘启撑着羸弱的身子看向刘瑞,目光里既有担忧,也有欣慰:“太子今年虚岁十九,提前办及冠礼也未尝不可……”
刘启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尤其是薄窦外戚,生怕他们拿着“规矩“反对太子提前及冠,从而留出太后摄政的空隙。
然而令他有些失望的是,薄窦两家属于那种有人喊一嗓子才跟上几句的谨慎人物。
能被刘启叫过来的都是心腹,自然不想外戚出面掺和一脚。
而在诸子百家里最守礼的儒家都是宁可让中庸的皇帝上,也不希望外戚过来李代桃僵,所以这些程序上的小问题还是悄悄忽略吧!
“朕的身体已坚持不了多少时日,所以趁着朕还留了一口气,明日就给太子举行及冠礼吧!”刘启的话音刚落,窦太后便一脸担忧道:“启儿,你这身子哪能折腾,不如交给梁王或是红侯。”
“不。”刘启知道窦太后是好意而非别有用意,但是为了刘瑞的未来,他还是得撑着身子亲自来:“他是太子,是未来的皇帝,所以得由朕来加冠。”
窦太后的嘴唇蠕动了下,最后还是没有说话。倒是担任奉常一职的卫绾问道:“陛下,时间紧迫,太子的加官礼也来不及打造新的器皿,所以还请陛下允许臣用旧器。”
“可。”刘启还没抽风到在特殊时刻为难官员,所以突然和颜悦色道:“你尽管去做,反正只要流程到位了,总不会有心大的会说太子未及弱冠之龄。”
刘启虽是用开玩笑的语气说出这话,但那冷得令人发颤的眼神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蠢蠢欲动的人,同时也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别想了。
他既敢冒礼法让太子提前加冠,就能保证太子登基立刻亲政。
“诺。”卫绾知道刘启所忧,行礼后与少府令石奋对视一眼,打算晚上好好聊聊及冠礼的事。
安排完儿子的及冠礼与继位大事后,刘启又看向那些还能维持表面镇定的老臣,苦笑道:“太子年少,日后就拜托尔等悉心辅佐,使我大汉……完成高祖的未了之愿,但也莫要为此弄得分崩离析,最后落得嬴秦下场。”
听了这话,受过两代皇帝恩情的忠臣都红了眼眶,强忍悲痛道:“臣定不负陛下所托,为大汉肝脑涂地。”
听到臣子如此保证,刘启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然后借着升起来的劲头向申屠嘉颔首道:“故安侯为五朝老人,就算是朕对不住您,还望您……撑起身子照看太子,莫使太子入了歧途。”
已经送走三任皇帝加开国皇后的申屠嘉想起先帝临终时的嘱托,一时间竟难以分辨眼前人是先帝还是刘启,眼睛更是盈满泪水:“上天待先帝与陛下何其不公啊……”
当然,真要讨论公不公的问题,估计明代的仁宣父子更有话语权。
文景之治后来的是与始皇并列的汉武帝,而仁宣之后来的是让大明头皮发麻的叫门天子。
默……
老朱家的祖宗欣赏刘邦,治天下时也是以汉唐为榜样。结果他的运气别说是跟老刘家,就遗传力也比刘邦差了一截,第五代就出了一个旷古绝今的“人物”。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至少在这一刻,刘启是感激申屠嘉这根定海神针还活着,还能帮他镇住场面:“朕少时曾有不当不言,不能理解故安侯的苦心,还望公能接受朕的道歉。”
“陛下何至于此啊!”可怜申屠嘉一年近九十的老人,竟是吓得起身拜道:“人臣面刺君之过而抵冒犯之罪……”
想起一直迁就他的先帝,以及高祖晚年时的勋贵待遇,幸能活到这把年纪,还给两任皇帝当了丞相的申屠嘉声音哽咽:“君臣有别,人臣哪得君王的道歉。”
这话不仅“感动”了刘启,更是让在场的许多人,包括刘德这样的书生都眼泪汪汪。
得此忠臣,和其之幸。
然而看得更远的刘瑞却是感到很不对劲。
这莫名其妙的氛围,这莫名其妙的的谈话内容。
灵光一闪的刘瑞差点抑扬顿挫地:“啊~”出声。
难怪他说这么眼熟,原来是《三国演义》里的刘备托孤改成更适合西汉体质的古早版。
这么一想,他对申屠嘉的感官更为复杂,同时也怕对方真的听进去了,然后拼着九十的骨头忠言逆耳。
想想都令人头皮发麻。
“御史大夫陶青升左丞相,随右丞相申屠嘉一同辅助新帝。”
“除此外,内史晁错升御史大夫。”
“柏至侯许昌任内史,同时令李广出任长信卫尉。“
如果说前几道任命都在意料之内,那么李广的官复原职无疑是让众人差点崩了表情。
那可是李广欸!
因为治军不严差点把太子坑了的李广,陛下居然不计前嫌地让其官复原职。
几乎是下意识间,众人看向闷不做声的太子,而在此时,刘启也姗姗宣布了诸皇子们最关心的问题:“朕驾崩后,可循先帝的旧历,许宫中无所出的女子领钱归家,年长且无大过的黄门离宫守陵,领一份俸禄安度晚年。”
除了几个生养过的高级嫔妃外,刘启对宠幸过的其她女人没啥印象。其中更有露水情缘被困深宫十一二年,最后还是看不下去的薄皇后提了一嘴,便将这些女子归为可以出宫的家人子例:“至于有皇子的嫔妃,也不好与新帝的子嗣(过了七岁但没封王的皇子会暂住长乐宫)挤在一处,所以由戚里的各家接回奉养,替朕奉于阿母身边。”
这是要让有子的嫔妃留下当人质的意思。
毫无疑问,刘启的话让年长的儿子们都白了脸色。最受宠的江都王刘非更是双手握拳,努力不让情绪外露。
“临江王刘荣虽已过继,但是因为彻查绛侯时候扯出皇陵失窃的问题,所以朕想留下临江王为朕守陵,也算是安祖先们的心。”
于公而言,皇帝要求藩王留京守陵没啥问题。
于私而言,宗主要求小宗管理墓地也没问题。
然而因为这事发生在刘荣身上,所以众人看他的表情不免带了丝同情。
第208章
面对众人相当隐晦的打量,刘荣倒是情绪为稳定,甚至有种“终于结束了”的放松感。虽然这么说十分刻薄,但是对于疲惫不堪的刘荣而言,阿父的去世兴许是件好事。
“能为陛下效劳是臣的荣耀。”已经不再称呼“父皇”的刘荣恭敬像尊泥偶。
刘启为此难得打量忽略已久的大儿子,眼神也就停留了几秒便悄悄挪开:“临江王忠厚纯孝,太子不可怠慢于他。”
“诺。”刘瑞顺势看了刘荣。后者朝向皇帝的拱手转向刘瑞,谦卑的让人难以想象这是皇帝的长子——一度宠成北宫珍宝的长子。
刘启并不在意殿内的诡异气氛,但是在简单安排完自己的后事后,他的精神已萎靡到难以置信的地步:“太子留下,余者回去。”
说罢便看向皇后,和颜悦色道:“朕不在后,母后与太皇太后就要托付给你了。”
“诺。”薄皇后眼神复杂地看了眼刘启,终究还是啥都没说地离开了。
而待殿内终于安静后,刘启拍拍改成软榻的座位,轻声道:“坐到朕身边来。”
“诺。”
宦官令将刘启面前的桌案挪开,免得太子卡在床榻与桌案之间。
“时至今日,朕与你也没空说些父慈子孝的废话。”刘启在刘瑞坐下的那刻猛地捉住儿子的手,一次一顿道:“为臣者可以犯错,为储君者也可犯错,但是只有皇帝……”
“只有皇帝是不能犯错的。”
“即使是犯错,也得保证这个错误有人兜底,不会颠覆大汉王朝。”刘启想到年轻时的自己,顿时有些挂不住脸:“莫要像你阿父这般差点酿成大祸。”
刘启在当太子时就想给宗室一点震撼,所以找了崇拜商鞅,为此准备大削特削的晁错。然而因为一系列的差错,他还没来得及动手,废燕太子刘定国和楚废王刘戊就人憎狗嫌到即使是刘濞也不想与之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