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的第一佞臣 上(178)
蹭了这么多次谢恒也有点不好意思,不好再空着手过来,于是提前就准备好了上门礼物——一个盆栽,一块带了过来。
谢恒来的时候荣启正在跟宣景商量正事,本来气氛还十分严肃,一瞧见谢恒手里的盆栽荣启就先笑了。
“我见过的盆栽也算多种多样,还第一次见到用生姜做盆栽的!我说谢四你怎么想的?”
谢恒白了一眼荣启:“那是你孤陋寡闻!用姜做盆栽有很多好的寓意!这还有风水讲究呢!姜是带有阳气的植物,能去煞护宅!我看你整日阴气就挺重,不如也养上一盆。”
被批阴气重的荣启笑得更厉害了,“我用不用得上且先不说,论阳气,就是一马车的生姜也比不上你家将军阳气重啊!有你家将军在什么宅镇不了?”
谢恒想想也是,又继续说:“姜散发出来的特殊味道对人身体也有利,所以还有健康长寿的意思。我这是希望将军身体康健。且从五行上来说姜也是一种比较吉利的植物,种在家里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财运的发展,说不定能从某种程度上改善胡靖总算错账的情况。”
躺枪的胡靖:……跟先生学习算术那么久他已经很长时间都没有算错账了!
谢恒:“而且如果养殖得当,盆景还能开花,这姜花可不多见,美得非常独特!姜花盛开就会寓意好事降临!”
还有一点好处谢恒私心没有说出来,“姜”音同“江”,他这也是暗示未来他的将军会一统江山!
荣启忍笑点头:“没想到好处还真多,不过让我在书房内养一盆姜那还是万万不可能的!这不符合我的气质!”
谢恒:“本来也不是送你的,你爱养不养呢!”转头又笑眯眯地问宣景,“将军可喜欢?”
宣景看着乌漆嘛黑的盆子里种着的那一小块姜,点点头,“喜欢。”
听不出来半点勉强的意思。
荣启都快笑到在地上打滚了。
谢恒没搭理荣启,转头就把那生姜盆栽放在窗台上,与那盆君子兰并排放在一起。
荣启由衷担心那盆君子兰会不会被姜的味道给呛死,考验适者生存的时候到了。
宣景看着谢恒在那极为认真地调整盆栽的方向,似乎是想把姜块最好看的一面展现给自己,不由得笑出来,又问道:“你很喜欢盆栽?”
“喜欢也是喜欢,还有些研究,不光是盆栽,很多花草树木我都喜欢,”谢恒十分骄傲地说,“不少日常植物的寓意我都知道!比如君子兰就代表着刚毅坚强、威武不屈的品格。也很适合将军。牡丹寓意吉祥富贵,白掌是一帆风顺,水仙是长寿平安。还有很多很多。日后你们要是想通过送花草来表示一些心意可以来问我送什么最合适!”
荣启:“你还真挺有研究!那你觉得我适合什么植物?”
谢恒不假思索:“狗尾巴草吧!”
荣启:“……不是,凭什么老宣是君子兰,我就是狗尾巴草?”
谢恒:“狗尾巴草怎么了?你知道狗尾巴草的传说吗?”
瞧着谢恒煞有介事的模样,荣启终于忍不住好奇道:“什么传说?难不成这东西还大有来头?”
谢恒:“当然!传言从前有位仙女下凡,还带下了自己的爱犬。后来这位仙女与人间一位书生相恋,但却遭到王母娘娘的阻挠,仙女和书生为了他们的爱情自然不惜反抗王母娘娘。只是两人的实力终究不敌王母,在与王母对抗的最关键时刻,仙女带下来的爱犬为了保护并成全自己的主人舍弃了自己的性命!多令人感动。”
荣启:“感动是感动,但你是在暗示我有忠犬属性?还是未来会为别人的爱情牺牲?”
谢恒:“一个故事而已,不要计较那么多。”
荣启:……
宣景看向谢恒:“你喜欢何种类型的花草?”
谢恒想了想说:“我这人比较实在,好不好看先放一边,最好是还能有些用途的,比如可以入药啊,或者是能做成食物的,这些我大都比较喜欢。”
荣启呵呵两声十分无语,宣景也没再说话。
而当天晚上,谢恒刚刚用过晚膳之后,就瞧见胡靖翻墙进来。
宁六还很“热情”地招待了胡靖,两人过了十好几招。
胡靖占了下风,因为他另外一只手上还护着东西,最后输给宁六时还说宁六这是胜之不武。宁六淡定地表示不服下次来战。
谢恒从胡靖手上接过向日葵还是懵懵的,怎么白日里跟将军讨论了一下花草寓意,晚上将军就让胡靖送来了一盆向日葵?所以那时候将军问他喜欢什么花草就是已经在想着要“回礼”了?
是因为他说喜欢比较实际的,最好是能吃的,所以将军才送来了向日葵吧!毕竟葵花籽能吃。只是这么一个小盆栽的向日葵,结出来子也不会有多少!
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将军的心意不是?谢恒还是高高兴兴地收下了向日葵,并且放在了最显眼的地方,又要保证每天充足的日晒,还让胡靖回去之后一定要代自己好好表达一番谢意,他就等下次再去将军府蹭饭时再亲自表达。
胡靖麻溜回去复命,告诉宣景说谢公子很高兴地收下了盆栽。
宣景挑眉:“他真的收下了?”
胡靖点头:“是啊,谢公子还说让我代为向将军表达谢意,说下次再亲自登门感谢。”
胡靖有点不明白,看将军这表情好像谢公子会这样痛快地收下有什么不对劲儿似的,那不就是一盆向日葵吗?
宣景微微眯起眼睛,像是在思索什么。胡靖想要再问,宣景却摆摆手让胡靖下去。
第一百七十四章 迁怒
到五月中,陆潇那边终于传来消息,确实发现了蝗虫踪迹,由蕲州和晋州飞往淮都方向,但数量不多,零零散散的,根本没有引起注意,要不是陆潇刻意调查都没有发现。
宣景和荣启他么几乎是放下了手头其他所有的事情,专门想办法对抗这已经有极大可能会发生的蝗灾
两日后,谢恒便向宣景举荐了新婚不久的韩峦。
“我之前听韩峦说过,他老家就是上一次发生蝗灾的宜城,那场蝗灾就发生在他小时候,当时的情景他还记得非常清楚,如果不是赶巧他父亲金榜题名在京城做了官,及时将他和母亲给接了过去,他和母亲也就有可能像很多邻居那样饿死病死在那场蝗灾中,故而他花费多年时间来研究应对蝗灾的方法。只是后来因为没有再发生,那些方法无用武之处,便一直没有拿出来,我看这一次不妨听听他的意见。”
宣景一听,立即叫胡靖趁着今日沐休将韩峦请来将军府。
韩峦一听淮都的情况,眉心恨不得打成死结:“没错,当年宜城也是这样。有人发现了一些蝗虫但是没当回事,哪知后来这些蝗虫就铺天盖地地出现了!所到之处庄稼全部被毁!朝廷一条又一条的治灾政策根本就不起作用。在赈灾银两拨放下来之前,百姓们已经开始啃草根煮树皮,就是后来官府开仓放粮也是杯水车薪。”当时家乡的惨状到如今韩峦还历历在目。
谢恒:“你后来整理的那些治理蝗灾以及灾后建设的资料呢?”
韩峦一愣:“你怎么知道我有这些资料?”
谢恒面不改色地撒谎:“你喝醉酒后跟我说过。”
“是吗?”韩峦疑惑。
谢恒肯定点头:“是,你还说虽然这些资料花费了你数年心血,但你宁愿永远都用不上。”
韩峦抿唇:“资料都还在,我还留着。”
荣启:“我们这边传信就耽搁了不少时间,现在三皇子也快到淮都了,按照时间推算,可能他前脚到淮都,用不了几日蝗灾就会全面爆发,到时候你的这些资料就能派上最大用场。晋州、蕲州和淮都那边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安排,是按照之前朝廷治理蝗灾时采用的一些有效手段来进行布置,等蝗灾的消息传入京中,再以你的资料配合朝廷那边的执行力全面推广,加上我们的提前安排,应当能将蝗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