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93)

作者:炭烤肥啾 时间:2024-06-18 13:02 标签:系统 无CP 宫廷侯爵 轻松 直播 基建 历史衍生

  一到言羽阳准备卖关子的地方就疯狂追问。
  “因为她姓武呗,武则天登基的行为给他们都吓怕了。势必要将所有姓武的都扼杀在摇篮里。”
  “但武惠妃她是有自己的孩子的,她肯定要为自己的孩子做打算。于是太子李瑛就成了她的眼中钉、肉中刺。”
  “武惠妃就开始给李瑛泼脏水,你都想象不到这盆脏水泼到李瑛头上有多顺利,武惠妃找李隆基哭诉说李瑛想害她,李隆基直接怒从心中起,就准备废太子。”
  【汉武帝】刘彻:?
  【秦始皇】嬴政:明君?
  【唐太宗】李世民:这就废太子了??
  “当然了,武惠妃并没有成功。”
  刘彻松了口气。
  看来这个叫李隆基的也不是完全无药可救,只是刘彻这口气还没松到底,言羽阳就话音一转。
  “因为张九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李隆基给劝住了。但等到张九龄卸任以后,该来的他还是来了。”
  “李林甫这人吧,如果说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李隆基,那李林甫肯定得分担百分之五十。”
  “李林甫这人别的可能不怎么样,排除异己、巴结讨好李隆基那可是一把好手。他刚把张九龄从宰相的位置上排挤下去没多久,李瑛就遭殃了。”
  “还是武惠妃,她跟李隆基说太子想谋反,完事李隆基又信了,他就去问李林甫觉得应该怎么处置李瑛,李林甫说,这是陛下的家事。”
  “同学们,这个句式上一次出现它是在哪呢?它上一次出现时李治想要立武则天为后,但是没人同意的时候,李勣出来说话了,李勣说,这是陛下的家事。”
  “是不是家事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就是上位者想听的。要不李隆基怎么不问别人只问李林甫呢?”
  “李林甫这话一出,李隆基满意的要死,直接就把李瑛和他的另外两个儿子贬为庶人,甚至在贬为庶人没多久之后还把人给杀了。”
  【汉武帝】刘彻:?这就把自己的儿子杀了?还一次杀了三个??
  【秦始皇】嬴政:你这么大惊小怪干什么?说得好像你没杀过儿子似的。
  刘彻:……
  朕什么时候杀自己的儿子了!
  “说到杀儿子这事,唐朝好像还挺多的吧,你别看李世民对李承乾容忍度那么高,李承乾都造反了还留他一命,那是因为他是长孙皇后给李世民的小孩。你换个其他人给李世民生的儿子试试,李世民一样照杀不误。加上武则天在位时期其实也杀了不少姓李的人,可能李隆基也耳濡目染了。”
  【汉武帝】刘彻:但是那个李瑛没想谋反吧,他甚至连查实都不查实一下就直接把人杀了?
  “是的,他连查实都不查实一下就直接把人杀了,这时候李隆基也算是人到中晚年了,已经是要是早点死就好了的阶段。不过武惠妃和李林甫虽然把李瑛从太子之位上拉下来了,也没能如愿让李琩当上太子,李隆基更看好李亨。”
  “而李瑛去世没多久,武惠妃也更着去世了。李隆基心里那个不痛快啊,好像没有了武惠妃,下一秒他也活不成了似的。这时候,他就盯上杨玉环了。”
  “杨玉环本来是李隆基的儿子李琩的王妃,李琩这波是太子没当成,老婆还没了。李隆基得到杨玉环之后的故事大家也都明白了,无外乎是他有多宠爱杨贵妃,对杨贵妃多好之类的。”
  “后期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杨贵妃替李隆基分担走了一半的骂名。”
  “后期的李隆基沉迷享乐、挥霍无度,骄奢淫逸。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大家都听过吧,讲得就是李隆基给杨贵妃运荔枝的事。李隆基为了给杨贵妃送这点荔枝可谓是劳民又伤财,但是李隆基只管自己快乐,不管底下人死活,我管你路上跑死几匹马,我要新鲜荔枝你就得给我送,耽误了不新鲜了,那你就等着掉脑袋吧。”
  【汉武帝】刘彻:荔枝?
  “说起荔枝,除了杨贵妃爱吃,汉武帝也挺爱吃的。还在上林苑移栽了荔枝,修了个扶荔宫。不过汉武帝这个扶荔宫也不怎么样。”
  “大家都知道荔枝是热带水果,离开广东广西其他地方压根就不合适,更别提长安了,但是汉武帝他又非要,于是扶荔宫就诞生了。扶荔宫也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温室大棚了吧,人为的去模拟荔枝的生长环境。”
  “但是吧,养过花花草草或者是在实验室里养过培养皿的都知道,这野生的菌和地栽的花,那生命力叫一个顽强,主打的就是一个不怕死,但是一旦跟人工培育沾上边了吧,他就比生鸡蛋的鸡蛋壳上面那层薄膜还要脆弱,主打的就是一个随心所欲,死给你看。”
  “汉武帝的这个扶荔宫里的荔枝树也是一样的,水土不服,根本活不下来,汉武帝一怒之下,就把照顾荔枝树的人全给杀了。这也是封建社会的残忍之处了,人命他是真不值钱啊。”
  刘彻:……
  那朕就不修扶荔宫了呗!
  朕不修了还不行吗!
  “啊,又扯远了,继续说回到李隆基,李隆基为了彰显自己对杨玉环的宠爱,把杨玉环的亲人全都大肆加封。这里很值得一提的一个人就是杨国忠。”
  “杨国忠是张易之的外甥,杨玉环的堂兄。张易之前面讲武则天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和同学们聊一嘴,张易之就是后期武则天的男宠之一,也是被张柬之发动政变清理掉的二张其中之一。”
  “杨国忠这人比李林甫还没用。但他很会撒谎和拍马屁,两次天宝年间对南诏发动战争的失利都能让他谎报成军功,最后南诏直接背叛了唐朝,还吞并了唐朝的版图。水灾和饥荒到了他嘴里也是小事,没有造成损失,李隆基被他哄得一愣一愣的,吹捧得身心舒畅。直接在李林甫死后就让杨国忠当了宰相。官位越大越好贪。杨国忠更加肆无忌惮了。”、
  “从始至终杨国忠对唐朝的唯一贡献就是说对了一句话,那就是安禄山会造反。”
  “最后事实证明他说得对,安禄山确实反了。”
  “但是李隆基不信。李隆基觉得这是杨国忠对安禄山的污蔑。这就有点离谱了。该信的你不信,不该信的你全信。跟前面十几年的励精图治比起来,后面二十年的李隆基就跟被认定夺舍了似的。”
  “原本李林甫在的时候,安禄山还有点怕他,不敢搞小动作。但是你换成杨国忠了,那可以说是最后一点威慑力都没有了。前面提到过,李隆基设立节度使,他专门设立了十大节度使。节度使既可以掌财、又可以领兵、还能管辖属地的民众。造反的安禄山,就是从平卢节度使一路爬上来的。”
  “说起安禄山,他也是个为了向上爬什么都豁得出去的人,他看李隆基宠幸杨玉环,就直接拜杨玉环为自己的养母,有了这一层身份在,安禄山在官场更是平步青云。”
  “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就这样斩断了大唐的国运,李隆基听杨国忠的派哥舒翰去应战,结果哥舒翰直接成了俘虏。这下李隆基只能带着杨贵妃仓皇出逃。”
  “后来的事大家也应该差不多都听过,随行的将士们杀了杨国忠,又逼着李隆基勒死了杨贵妃,最后李隆基一个人逃去成都,杨玉环则永远的留在了马嵬坡。”
  “就在李隆基出逃的同时,一个叫张巡的人,还在守睢阳。”
  “张巡的睢阳之战可以说是惨烈、孤勇、悲壮,但同时也十分血腥。”
  “不可否认的是张巡仅凭七千人抵御十三万人一年的战绩有多么不可思议,但凭这宝贵的一年,后续唐朝才有继续喘一口气,发起反攻的号角,但守了一年城的张巡没有收到任何来自朝廷的补给。”
  “弹尽粮绝之后的张巡选择了吃人。我们之前说过,在五胡十六国的乱世时期,胡人就会吃中原人。不到乱世中的乱世,是绝不会出现人吃人这种现象的。不能否认张巡用一城人的代价保住了江淮以南的千万人。但造成这种现象的罪魁祸首逃之夭夭,替他买单的还是老百姓。”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