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187)

作者:炭烤肥啾 时间:2024-06-18 13:02 标签:系统 无CP 宫廷侯爵 轻松 直播 基建 历史衍生

  “如果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没死的话,本来明朝是可以有一个很顺利的权力交接的,朱元璋也能少杀点人。”
  朱元璋:?
  怎么个事。
  怎么还扯上他儿子呢?
  【明太祖】朱元璋:话别说一半啊。
  “别急嘛,这不是正要说嘛。”
  “马皇后死了以后,朱元璋就有点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朱元璋:?
  不是。
  你几个意思。
  刚说咱儿子死现在又说咱老婆死,你就不能说几句好听的啊?
  “本来就还没从老婆去世的阴影里走出来,结果没过多久儿子也跟着没了,上了年纪的人一连接受两个打击,一般都没法接受事实。”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够了朕说够了,你说够了没?
  “不是你自己要听的吗?你又不想听了?”
  【秦始皇】嬴政:他不听朕要听,帝师你接着说。
  【汉武帝】刘彻:就是啊,谁家还没点难言之隐了。
  【明太祖】朱元璋:呵呵。
  “马皇后去世至少还能说得过去,是因为生病去世的,生老病死这个东西是世人无法左右的东西,就算你是皇帝也一样。”
  “但是朱标的的死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朱标死的时候才三十八岁,如果不出意外,就朱元璋对他的看重,以及他自己的争气程度,他肯定是能稳稳的接过皇位,但现实却是,一场风寒就要了这位太子的命。”
  朱元璋:......
  他现在算是彻底相信他们大明的太医里面有内鬼了。
  太子死于风寒。
  这说出去谁信?
  他的太子身体没那么差!
  “而且朱元璋这人他有点认死理,其实马皇后并不是只给他生了朱标一个儿子,他的嫡子还有好几个,但朱元璋压根就没考虑过其他儿子,他选了朱标的儿子。”
  【秦始皇】嬴政:没记错的话他孙子是不是让人给篡位了,搞什么靖难来着。
  “是啊。”
  【秦始皇】嬴政:这不是他自找的吗?儿子不传传孙子,毛病。难不成那么多儿子没一个能用的?
  【汉武帝】刘彻:不至于吧。
  【唐太宗】李世民:搞靖难的不就是他儿子吗?
  【秦始皇】嬴政:德行。
  朱元璋:......
  他就乐意!
  怎么了!
  “朱元璋为什么这么干的心理活动呢,我们也不知道,不过他本人在这,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问问他本人,虽然他本人不一定愿意说。”
  “总之呢,皇位就这样来到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手里。”
  “刚刚也说过了,朱允炆上位以后皇位屁股还没坐热,他就开始搞削藩了。但是针对朱允炆削藩这一行为,也不能说他削错了,只能说他太急切了。”
  “朱元璋登基以后其实就有点忘了初心,虽然他对自己手下的官员都约束得很严厉,只给一点点钱,敢贪污就弄死,但同时他又放任自己的儿子欺男霸女鱼肉乡里。”
  “朱元璋封的那些藩王,大多数其实是德不配位,早该被收拾,但朱元璋一直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了朱允炆这,他开始削藩了,但是前面说过,为了让朱允炆顺利即位,朱元璋杀了很大一批人。”
  “而这批人恰好大部分都是武将,甚至是十分得力的武将。当然朱元璋这么干确实是有他自己的考量,选择朱允炆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朱允炆的母家不会形成庞大的外戚集团,但不会形成庞大外戚集团的同时也意味着,他没什么强硬的后台,想要顺利即位,只能杀尽威胁。”
  【秦始皇】嬴政:结果前朝的威胁是杀尽了,把自己的儿子给漏了。
  “但是朱允炆他削藩的方式有点太直接了,削藩固然没有错,这事进行得越早越好,但他一上来就是直接把人家废为庶人直接流放。废为庶人就算了,他还不是一次进行的,他还是一个个进行的。”
  “而且这里面还有个很冤枉的人,就是湘王朱柏,其他几个藩王确实是不怎么干人事,但是朱柏算是实打实的冤死在了朱允炆手上。而且朱柏是这场削藩受害者里唯一的贤王。关键是削藩削到最后,作恶多端的一个没死,唯一一个贤王倒是让朱允炆弄死了。”
  【秦始皇】嬴政:精心挑选的继承人。
  【汉武帝】刘彻:这算什么?无效削藩?
  【唐太宗】李世民:怪不得被人反了,这不是自找的吗?
  “面对朱允炆的种种动作,朱棣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而且朱棣本身自己打过的仗也不少。但朱允炆这边明显的就是一个无人可用的状态,而且在这个时候他还下了个旨意,勿伤其叔。”
  【秦始皇】嬴政:该狠的时候不狠,不该狠的时候瞎狠。
  “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来朱允炆这边就没什么武将可用,加上他这个人还有一点重文轻武,完事他还下了这么个旨意,理所应当的,朱允炆的军队被打得节节败退,被朱棣杀进了都城。”
  “但是不得不说,朱棣当皇帝确实比朱允炆要成功很多,至少朱棣做事他不优柔寡断。而且他跟朱元璋一样,一门心思往北边打,朱元璋在位的时候总共往北边北伐了五次,朱棣同样也亲征了五次漠北,可以说父子两是一脉相传的爱上战场。”
  听到这,岳飞本就不太开朗的心情变得更加郁闷。
  北伐北伐。
  都能北伐。
  诸葛亮可以北伐、太祖皇帝也可以北伐、就连后面的明朝都在一门心思的北伐。
  只有他。
  只有他不能北伐。
  那天上完课以后赵构跟疯了一样拼命的召岳飞回去。
  要是放在平时,岳飞肯定就听命回去了。
  但这次他只回了赵构一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岳飞不明白。
  为什么他们宁愿跟金人低头也不愿意自己挺直了脊梁骨。
  不过他也不需要明白了。
  其实言羽阳说的一点都没错。
  赵构从没对他北伐给予过什么支持。
  但没人说过,北伐一定要有来自皇帝的支持才可以北伐。
  昔年祖逖能凭借一己之身组建军队收复失地。
  今日他岳飞也同样可以。
  左右赵构往后也不会给予他什么助力。
  那他听不听赵构的,好像也没那么重要。
  他只要能把金人赶走。
  就可以了。
  赵构如果真的一门心思铁了心要杀他。
  那他也不会反抗。
  岳飞自认无论是言羽阳嘴里的他还是如今的他。
  都已经足够对得起家国天下,对得起公道大义。
  他问心无愧。
  也自认无悔。
  “朱棣即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他大侄子颁布的法令全都给废除了。有改成他爹在的时候颁布的法令,除此之外,他还额外搞了一个东厂出来,帝位直接凌驾于锦衣卫之上,只不过这东厂里面呢,全都是太监。”
  “可能朱棣搞东厂的初心是为了让锦衣卫和东厂互相牵制,不让锦衣卫一家独大,但是这种机构,特别是还都是太监。前朝有多少宦官乱政的事咱们这里就不提了,但是到了后面东厂成为明朝的一大隐患这是必然的。”
  “明朝到这时候,其实都还在稳中向好,朱棣甚至还开创了永乐盛世,明朝总的来说还是处于一个向上的阶段。”
  听到老四这么能干,朱元璋心里稍微舒服了一点。
  朱棣搞政变篡位已经是既定事实。
  过了这么久,他就算是再不能接受也必须接受。
  这会听到言羽阳夸他儿子。
  心里还有点隐秘的爽。
  “接手朱棣皇位的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短,但他能力也不错。而他儿子朱瞻基就更不用提了,朱棣的心头肉、好圣孙,跟他爷爷一样,也喜欢御驾亲征往北边北伐,唯一的缺点就是死的早了点。”
  “然后,大明的运气好像就到此为止了。”
  朱元璋:?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