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116)

作者:炭烤肥啾 时间:2024-06-18 13:02 标签:系统 无CP 宫廷侯爵 轻松 直播 基建 历史衍生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然,我这里提起武则天,并不是想说她们优孰孰劣,武则天和萧太后都是历史上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她们各有各的长处,没必要非要放在一起,分个先后出来。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其实耶律贤的身体也没有不好到那个地步。就是什么决定都处理不了的那种。但他依旧将所有的权利都交给了萧太后。萧太后也没让耶律贤失望,她确实担得起这份重任。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萧太后为人冷静、强大、镇定、心细且非常聪明。在我看来,她要是想当皇帝,确实没他儿子耶律隆绪什么事,萧燕燕不当皇帝,不是不能,而是她不想。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萧太后执政期间,可以说是辽国最空前繁盛的时期,她亲手将辽国推上巅峰。耶律贤对辽国最大的贡献就是娶了萧太后。这么说虽然不太好听,但在耶律贤有限的生命里,他确实没有萧太后对辽国的贡献大。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耶律贤去世后,他的儿子耶律隆绪登上帝位。当时的耶律隆绪才十岁,萧太后也不过才30几岁。俗话说的好,少主国疑。我们有理由怀疑,赵光义说不定就是被这句话骗了。虽然赵光义,确实做的不咋地。但是好不容易有一个天大的好机会摆在他眼前,他肯定也觉得,他名垂青史的机会来了。


第072章 聊萧太后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因为耶律贤是公元982年病死的,赵光义第二次北伐是公元986年。最后,赵光义北伐的下场,大家也看到了。输的非常之惨烈,彻底由主动转为被动。想象中此生仅有的机会啊,名垂青史啊。机会确实不是机会,但是这次北伐确实让他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能理解他想洗刷自己第一次北伐的耻辱,但不能理解他的作战方式。不过换个方向想,碰上萧太后这样的对手,哪怕赵光义没有用阵图那种可笑的东西,他也不一定是萧太后的对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萧太后也同样御驾亲征过很多次,她也不是没有输过,但她胜不骄,败不馁,不会因为打了胜仗,而洋洋自得,骄傲自满。也不会因为吃了败仗就一蹶不振觉得自己丢了面子。她是一个内心非常非常非常强大的人。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战绩只是萧太后执政生涯中锦上添花的一笔。抛去战绩不谈,她还有许多优秀亮眼的政策。在耶律贤去世不久后,其实萧太后和她儿子的处境并没有那么好。我们前面说过辽国内乱。就算当时耶律贤在位,但他是个病秧子。本来有野心的人就蠢蠢欲动。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耶律贤一死,就剩萧太后和她儿子孤儿寡母的。这下人心就更加浮动了。但萧太后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她很明白,该示弱的时候就要示弱,示弱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在萧太后当众示弱,得到了群臣的拥护后。她反手就将这些重臣们的家眷或是子嗣接进宫里控制了起来。说过的话或是发过的誓都不是什么可信的东西,最要紧的就是手里得有软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一招可谓是非常漂亮。紧接着,萧太后又一步一步将军权都归拢在自己手里。断绝了诸王想要反叛夺位的可能。毕竟辽国在之前都一直是处于一个内乱的状态,但你手上得有军队,对吧?没军队怎么造反呢?同时,萧太后虽然掠夺中原的土地,但她并不反感汉族文化,反而相当喜欢。她手下的肱骨重臣韩德让就是妥妥的汉人。说到韩德让,一般人马上就会想起他和萧太后的绯闻传说,但这个等会儿再说。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萧太后不仅效仿宋朝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同时启用了相当大一批汉臣,他她还推行新政,重新制定律法,但是游牧民族总是会对中原人怀着一种莫名的敌意,就有一种我们才是人上人,你们都是阶下囚的那种感觉。没被萧太后整改之前的辽朝律法也是这样,契丹人和汉朝人同时犯法,契丹人一定是被轻判,而汉朝人会被重责。萧太后直接改成一视同仁。只要你俩犯了错,那你俩就都接受同一程度的惩罚。那俗话说的好了,天子犯法,还跟庶民同罪呢。同理,契丹人犯法与汉人同罪也是很应当的。除此之外,整顿吏治、减少赋税。进一步拉近了辽朝和宋朝的经济差距。这些都是萧太后在位时所做出的改革。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众所周知,宋朝别的没有,就是有钱。他们不但能给辽朝送、还能给西夏送、甚至还能给后来的金朝送。主打一个,要命没有,要钱一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前面提到过,岐沟关之战后。宋朝对辽朝的军事主动权变成了被动权,其实说是被动权吧。是给赵光义留面子。
  赵匡胤:?
  不是吧?
  他没听错吧?
  都这样了,还是给赵光义留了面子?
  那要是没留面子,那得成什么样??
  【汉武帝】刘彻:帝师,咱们都不是外人。没必要留面子,你直说就行。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因为岐沟关之战的失利,宋朝可以说是被辽人追着打,为什么说高粱河之战是赵光义的耻辱,而岐沟关之战是整个宋朝的耻辱。因为在这场战役中,宋代名将杨业被俘,绝食殉国。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单说杨业,可能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是一说杨家将,相信你们都多多少少听过吧,小时候就算没跟爷爷奶奶看过,也跟着爸爸妈妈看过杨家将,对吧。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毫不夸张的说,杨业担得上一句北宋战神的称号。在岐沟关之战后,宋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杨业依旧悍不畏死的准备上前线迎敌。可惜的是,杨业虽然悍不畏死,但他的同僚不这么想。杨业兵败后,他的同僚并未选择营救。反而选择了逃跑。
  【秦始皇】嬴政:料到了,君主就是这么个德行,手下人能多有骨气?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其实这件事吧责任人有很多,锅也不能只背在一个人头上,虽然事后赵光义对杨业的同僚们都进行了追责,具体表现为降官职。归根结底,这场战争最应该追责的人就是赵光义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总之,杨业死后。宋朝可以说是被辽国打的节节败退。土地不停的被辽国蚕食。压根就没有还手之力。辽国打过来,宋军要么投降要么战死。根本就没有说那种你来我往势均力敌。就完完全全在被动挨打。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时输到什么地步?输到辽国抓的宋朝俘虏都没有地方住了,要辽国另外专门修筑一座城,用来给宋朝的俘虏住。因为他们抓了太多太多。
  赵匡胤:......
  虽然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心理准备。
  但听到这些,还是会忍不住心中的怒火。
  【唐太宗】李世民:杨业的同僚是谁啊?怎么做出这种事情?战场上失之毫厘,谬之千里。难道这也是能随意拿来开玩笑的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时的监军是赵光义派下来的一个文臣,叫做王侁。杨业的同僚则是潘美。你说潘美问题很大吧,他好歹也是一个宋朝名将。甚至早年间,跟随宋太祖,赵匡胤,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你说潘美没问题吧,他确确实实在这场战役中害死了杨业,虽然责任人是谁,还非常有争议,但王侁跟潘美显然是要负责任的。
  潘美?
  赵匡胤眉头紧锁。
  他明明记得潘美并不是那种贪生怕死之辈。
  怎么跟了赵光义以后。
  行事反而如此见不得光?
  【汉高后】吕雉:萧太后这般厉害,后世史书如何评价她呢?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史书对萧太后的记载评价还算不错吧。其实史书并不会过多的去宣扬或是美化什么人,更多的是,以客观角度去记载掌权者的功过。毕竟当史官的,骨头都还挺硬的。
  【汉高后】吕雉:那历史书呢?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历史书的话,除了武则天。你们这学期应该不会再在历史书上见到任何女性了。等到八年级的时候书上会讲一讲慈禧。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