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199)

作者:炭烤肥啾 时间:2024-06-18 13:02 标签:系统 无CP 宫廷侯爵 轻松 直播 基建 历史衍生

  【明太祖】朱元璋:仇鸾的下场呢?死了没?
  “仇鸾死倒是死了......”
  【明太祖】朱元璋:怎么死的?
  “仇鸾后来跟严嵩成了政敌,前面不是说仇鸾偷摸贿赂了鞑靼人吗?完事转头他就给朱厚熜通风报信,说鞑靼人要打进来了,但是那会鞑靼人还没有兵临城下,仇鸾的人去的比较快,他主打的就是一个信息差,后来鞑靼人果然兵临城下了,朱厚熜就更相信他了。”
  “紧接着仇鸾就立刻带兵增援北京,营造出自己是来帮助守卫北京的假象。这么一来,朱厚熜就更加信任仇鸾了,以至于后来仇鸾的手下冒充鞑靼人对百姓进行烧杀抢掠,朱厚熜也向着仇鸾,认为王仪不该抓他们,反过来把王仪给抓了。”
  朱元璋:?
  朱棣:?
  朱高炽:?
  什么东西?
  为什么越听越抽象了?
  【秦始皇】嬴政:自己人抢自己人?
  【汉武帝】刘彻:你们正统朝真是让人眼界大开。
  【唐太宗】李世民:怪不得帝师之前说明朝农民起义最多,他们要是能忍住不起义才怪了。
  “总之,第二次北京保卫战结束以后,朱厚熜对仇鸾就很器重了,仇鸾一寻思,他的机会这不就来了?他就想把严嵩给弄了。他就把严嵩那点事跟朱厚熜全说了。”
  “这下好了,事捅到明面上,不处理也得处理了,朱厚熜就开始冷落严嵩,但是严嵩也算是有点运气在身上,好巧不巧,仇鸾病了,还没等严嵩干点什么,仇鸾先病死了。”
  “仇鸾死后,锦衣卫指挥使陆炳把仇鸾做过的事都呈报给朱厚熜,朱厚熜很生气,还把仇鸾从棺材里挖出来鞭尸。”
  “这里我们又可以引申出来一个人物,陆炳。可以说朱厚熜能活这么久,陆炳简直是功不可没,朱厚熜遭遇的两次足以要命的危机都是陆炳给他救出来的。”
  “第一次,朱厚熜差点被行宫的宫女勒死,是陆炳及时出现,救下了朱厚熜,当然,这里面还有方皇后的功劳,也不完全是陆炳一个人救驾有功。”
  朱元璋:?
  一个皇帝能做到被宫女勒死的份上?
  这是在干什么?
  蔑视皇权蔑视到这种地步?
  【明太祖】朱元璋:哪儿来的宫女这么大的胆子?
  “这个事情吧,他是这样的。”
  “听说宫女们要造反勒死朱厚熜的原因是因为他不是修仙吗?他就痴迷炼丹,但是这个炼丹吧,他是用十四五岁少女的经血。然后为了保证这批宫女的纯净度,他都不让人吃饭,只让喝点露水。久而久之,为了自己活命这么干也能理解吧,至于这里面有没有文官的手笔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但是这次侥幸活下来,不但没让朱厚熜停止疯狂的修仙,他反而修得更厉害了。他觉得正是因为自己修仙了,才能侥幸不死。”
  【秦始皇】嬴政:......
  【汉武帝】刘彻:看出来了,确实很侥幸。
  “这是一次,还有一次是朱厚熜住的地方起火了,陆炳不顾自身安危冲入火海把朱厚熜从火场里面背了出来,要是没有陆炳,朱厚熜估摸就直接被烧死了。”
  “陆炳可以说是朱厚熜手里一把非常好用的刀,指哪砍哪。他跟严嵩最大的区别就是他做的事情都是朱厚熜让他去做的,自己没什么私心。”
  “但即便是严嵩这么揣摩朱厚熜的意思了,他依旧没能善始善终,一场大火加上一个徐阶,令严嵩晚景凄凉。”
  “徐阶虽然也是一个有名的贪官,但他这时候还没开始贪,他是等朱厚熜死了以后才开始贪的。而且他这人大有来头,他是王守仁的弟子。单这么说听上去好像没什么。”
  “王守仁是心学的发展者,阳明心学、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他是当之无愧的圣人。”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很信奉程朱理学那一套的,程朱理学在明朝的时候简直是发展到了鼎峰,但王守仁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我。心学这个东西,说出来看似很虚无缥缈,但是想要做到其实是很难的。”


第119章
  “细数王守仁的生平,他的父亲是成化十七年的状元、但王守仁的目标却不像天下学子那样,是通过科举扬名天下,他认为,比起科举,读书明理似乎更重要一点。”
  “心学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知行合一认为实践跟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单有知识没有实践是不够的,所以在他十八岁的时候,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他格了七天七夜的竹,什么都没得到不说,人还直接病倒了,自此以后,王守仁意识到了空有理论却不实践是远远不够的。”
  “之后王守仁被刘瑾贬官到了龙场,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著名的龙场悟道。”
  “虽然王守仁是哲学家,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军事家,在刘瑾被除以后,他重回官场,并频繁外出平乱。王守仁用兵也很有一套,在平了民乱上交完兵符以后,他还顺手把宁王叛乱也给平了。”
  “只不过比起他在官场上的成就,他本人这一生的遭遇和经历、以及他提出的思想过程,都比他在官场上的贡献要更耀眼一点。”
  “心学是一种深邃而实践的哲学智慧,是哲学思想之集大成。你们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多了解一下。”
  可惜,其他人并不是很想了解。
  【冠军侯】霍去病:帝师,你说他用兵厉害,有多厉害?
  【淮阴侯】韩信:同问。
  言羽阳:......
  你们重点搞错了吧你们!
  “赤壁之战发生在哪一年?”言羽阳冷不丁的提问。
  【淮阴侯】韩信:啊?
  【冠军侯】霍去病:208年。
  言羽阳再次:......
  “那官渡之战呢?”
  【冠军侯】霍去病:200年。
  【淮阴侯】韩信:不是,帝师,怎么突然搞上提问了?
  “老这么干讲也没什么意思,搞点小问答换换脑子。好久都没发过小红花了,接下来我们玩点别的。”
  “抢答赛,答对一题积一分,答错一题扣一分。得分最高的发一朵小红花。”
  【秦始皇】嬴政:除了小红花能不能再发点别的?
  “嗯?你想要什么?”
  【秦始皇】嬴政:奖励一点现代的新鲜玩意儿。
  “也可以啊。想要奖励的同学努力答题哈,难度会有一点高哦。”
  【汉武帝】刘彻:帝师,刚刚去病答的那两道题算分不?
  【唐太宗】李世民:当然不算,你没看帝师说才刚开始吗?
  刘彻:?
  【汉武帝】刘彻:凭什么不算?
  【秦始皇】嬴政:因为刚刚没开始。
  【汉武帝】刘彻:你就说去病答没答对吧。
  【宋太祖】赵匡胤:但是刚刚没开始。
  刘彻:......
  可恶啊!
  “都做好准备哈,要开始咯。”
  “请听题......”
  皇帝们都做好了十足的准备,全神贯注的等待着言羽阳的题目。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在内容和风格上都具有不同的特色,请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嬴政:?
  刘彻:?
  李世民:?
  问题是出来的,但是半天都没人说答案。
  “咦?第一题就没人回答吗?”
  要是不扣分的话,可能还会有人试着答一下,但是答错还要倒扣分,这就导致没什么人敢轻易去尝试。
  “真没人抢啊?不行,那我得换个规则了。出题后三分钟内没人回答的话,就全都扣一分。”
  嬴政:?
  刘彻:?
  李世民:?
  【秦始皇】嬴政:帝师,不能这样吧。
  “不能哪样?”
  【汉武帝】刘彻:怎么不答题也要扣分啊?
  “那要是一直没人答,那不就直接卡死在这了吗?肯定要搞一点激励制度,有赏有罚嘛。”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