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119)

作者:炭烤肥啾 时间:2024-06-18 13:02 标签:系统 无CP 宫廷侯爵 轻松 直播 基建 历史衍生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耶律德光怎么可能愿意啊?对吧?他不可能给他哥有卷土重来的机会。正好这时候石敬瑭要当卖国贼,这下就更能顺理成章的忽略他哥的密信,直接找石敬瑭。反正最后结局都是一样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虽然最终辽国达成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但对耶律倍来说,那可就不一样了。李李从珂直接就让耶律倍陪他一起死。那这搁谁谁都不愿意啊。但是李从珂也不是什么好人,你不愿意你就能不死吗?那是不可能的。既然我让你体面一点死,你不愿意,那你就不体面的死咯。李从珂手起刀落,就派人把耶律倍弄死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下,耶律德光可要高兴死了,自己的威胁终于没有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很多封建王朝的帝王,在人还活着的时候,他不屑于给人家官位呀,或者是爵位呀,或者是一些封号之类的,但是一旦等人入土之后。他们就会开始大肆追封,或者是加封,说是缅怀死者之前的功劳。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不过他们这样做也能理解吧,毕竟活人不好掌控,那死人还不好掌控吗?做做样子而已,反而还能给自己赢得很多好名声。不过耶律倍是死了,但他儿子耶律阮没死啊。而且很尴尬的一点是,耶律德光病死的时候,他跟他爹一样。没有留下有关皇位继承人的只言片语。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下可就尴尬了,按照辽朝的继位方式来看的话,那能继位的人老多了。比如述律太后想扶持的耶律李胡,还有耶律德光自己的长子耶律璟。还有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阮。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不过,耶律德光的长子耶律璟这个时候其实没什么竞争力,他大概率就是个凑数的。真正的皇位之争,还是在耶律李胡和耶律阮之间展开。因为耶律阮他是有人支持的,而且支持他的人还不少。虽然他爹之前被打成叛军了,但是他爹跑的时候没带上他。而且耶律德光虽然不喜欢自己的哥哥,但是其实他还挺喜欢自己这个侄子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最后,扶持耶律阮的人选择一不做二不休。他们直接就让耶律阮在军中登基。因为耶律德光是在出征不利之后,回程路上病死的。等到耶律阮他们回去之后,述律太后想要扶持耶律李胡的时候,发现耶律阮已经闷不吭声的就成为皇帝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下述律太后就不愿意了,你谁呀你?你就当皇帝?经过我同意了吗?但是耶律阮他有军队,于是两边就隔着潢河对峙,互不相让。可以说马上就要打起来的程度,然后这个时候,辽国的柱石耶律屋质出场了。耶律屋质的存在对辽国来说不亚于定海神针。虽然耶律阮上位之后还是有很多人不服,并且一直对他发起政变。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如果没有耶律屋质在潢河的出面调停,辽国很难说能撑到拥有萧太后的时候。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且耶律屋质就是那种很纯粹的纯臣,他不是说单方面效忠于谁,也不是说是谁的臣子,他就是那种真真正正只效忠辽国的臣子,他所做的一切都以辽国的利益为重。而且他还挺能活的,他从耶律阿保机开创辽国的时候,他就在了。后来一直到耶律贤继位,他还在。五朝老臣这个分量可想而知。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有了耶律屋质从中调停,辽国的政权得以第二次和平的交接。但是这个时候,耶律阮其实有点自顾不暇的意思,因为耶律德光的儿子们并不服他,一直在暗搓搓的谋反。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耶律阮一边蚕食中原,一边扶持北汉政权对抗宋朝,完事儿还要应付来自国内不间断的谋反。但是耶律屋质其实早就提醒过耶律阮,只不过耶律阮他并没有放在心上。最后,耶律阮死于耶律察割联合其他人发动的政变,也就是火神淀之乱。


第075章 过渡
  火神淀之乱。
  赵匡胤细细的咀嚼着这几个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耶律阮死掉以后皇位落到耶律璟手上,不夸张的说,这时候的辽国是很混乱的,正是宋朝的好时机,但是这时候赵匡胤也还没当上皇帝就是了。耶律璟951年跟耶律察割搞的政变,赵匡胤960年才发动的陈桥兵变。
  赵匡胤赶忙追问。
  【宋太祖】赵匡胤:之后呢?之后辽国又恢复和平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那倒也没有,耶律璟在位期间不太爱管事,天天就顾着自己打猎,不问政事。而且他还挺暴虐弑杀的。直到969年耶律璟被人杀害。辽国其实都处于比较动荡的状态,但是这个时候赵匡胤刚把灭掉四个小政权,正准备磨刀霍霍向南汉。然后宰相萧思温把耶律贤扶上帝位,北宋阴差阳错的错过了这次天赐良机。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虽然之后的辽国也是风波不断,但是之后的宋朝也是软骨头频出,有机会也把握不住。
  【帝师一号】言羽阳:今天就先讲到这,有什么想知道的下次再聊。
  这个时候嬴政刘邦他们拉的一个开国皇帝群里也在纷纷讨论。
  【秦始皇】嬴政:如此天赐良机,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汉高祖】刘邦:就是啊,赵大,你等啥呢?
  【宋太祖】赵匡胤:朕只是还有些事情还不曾处理妥当。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你还有什么顾虑?帝师不都告诉你了这是大好时机近在眼前?
  【宋太祖】赵匡胤:朕还没想好怎么处置光义。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感到很不可思议。
  【明太祖】朱元璋:赵大?你脑子进水了啊?
  赵匡胤:......
  聊天就聊天,聊的好好的你突然骂人干嘛啊。
  【宋太祖】赵匡胤:能不能好好说话,朕又没惹你。
  【秦始皇】嬴政:感觉明太祖没说错。
  【汉高祖】刘邦:你脑子确实进水了。
  【明太祖】朱元璋:就你弟干的那些事你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赵匡胤也知道,赵光义干的那些事,确实没什么放过他的理由。
  但是赵匡胤总担心,自己的后代万一也不行。
  总得留一个兜底的吧,虽然这么看赵光义的子嗣也不怎么样。
  赵匡胤把自己的顾虑往群里一说。
  朱元璋还没说啥,刘邦先跳起来了。
  【汉高祖】刘邦:明太祖说得也没错,你脑子确实进水了诶。
  【汉高祖】刘邦:儿孙自有儿孙福,用得着你在这瞎操心吗?
  嬴政倒是能理解赵匡胤这个想法。
  毕竟他也很希望大秦能千秋万代。
  但他也就只是理解了一下。
  【秦始皇】嬴政:那你们宋朝都已经差成这样了,你儿子再烂还能比你弟弟和你弟弟的儿子更烂?
  【秦始皇】嬴政:难道是帝师说得还不够清楚吗?导致你对你弟弟还抱有虚假的幻想。
  赵匡胤:......
  虽然你说的都是实话,但怎么就是那么难听呢?
  与此同时,赵光义也在太宗群里求救。
  【宋太宗】赵光义:各位能否捞小弟一把?
  【唐太宗】李世民:救不了,等死吧。
  【明成祖】朱棣:救不了,等死吧。
  【唐太宗】李世民:等等,怎么混进来一个奇怪的人?
  明成祖朱棣:?
  你说谁呢?
  下一秒李世民就表示,说你呗。
  【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问你呢,你怎么混进来的?
  【宋太宗】赵光义:我拉的。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帝师说你文治好也是假的?其实你根本不识字?
  【唐太宗】李世民:看不出来,你们宋朝的史官居然这么没骨气,连这种事都能谎报。
  【唐太宗】李世民:不过也能理解,上面的人什么样,底下的人就跟着什么样。
  宋太宗赵光义:.......
  赵光义试图垂死挣扎。
  【宋太宗】赵光义:唐宗,你这么说话就很难听了。而且朕拉明成祖进来是有原因的!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