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227)

作者:炭烤肥啾 时间:2024-06-18 13:02 标签:系统 无CP 宫廷侯爵 轻松 直播 基建 历史衍生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且挑选殖民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拥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物产资源。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像那种很偏僻的穷乡僻壤其实没什么殖民的必要,因为拿下来没有意义。还浪费民力。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不过前面也说了,虽然台湾被荷兰占领了,但是他们遇到了郑成功,郑成功又把台湾给拿回来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后,郑成功也对台湾的经济恢复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秦始皇】嬴政:明之后就是清,那清之后呢?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清之后就进入民国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进入民国以后,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发展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即将进入我国五千年历史以来最屈辱、却又是最有血性、最人才辈出的一段历史。
  嬴政:?
  刘彻:?
  最屈辱?
  还能有多屈辱?
  宋和明末还不够屈辱的?
  这么想着,他们也就问了出来。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嗯......清末的历史跟宋朝相比其实好不到哪里去。
  嬴政:?
  刘彻:?
  好不到哪里去还最有血性吗?
  这二者之间很矛盾吧?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清末跟近代史是一体的,所以说这段历史虽然很屈辱、但也很闪耀。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只不过闪耀的是近代史,跟清末没关系罢了。非要分开的话,也能当成两段历史来看,一段卑躬屈膝,一段究极反抗。
  【汉武帝】刘彻:那不如跳过前面一段直接说后面。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当然是不行的,考试的时候可不会跳着考。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且清也没有你们想象的这么差,虽然后面比较差吧,但是前面还是挺好的。
  【汉武帝】刘彻:帝师,你每次都是这么说的。
  言羽阳:?
  也没有吧?
  他每次都是这么说的吗?
  【唐太宗】李世民:还真是。
  【唐太宗】李世民:宋啊、明啊、唐啊都是。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那也就三个啊。
  刘彻:?
  【汉武帝】刘彻:帝师,三个还不够吗?你总共才说了几个朝代啊?
  言羽阳:......
  行吧。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话也不能这么说,清朝开局也是很强大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入关前有简单聊了一下就不说了,主要说说入关后吧。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从努尔哈赤开始算,清朝一共有十二个皇帝,但彻底平定反清势力的时候是在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手上。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说彻底也不太对,毕竟这时候还有郑成功,基本吧,基本比较准确。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毕竟人家是从关外来的,民族不一样,所以得实行一点政策。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虽然现在分了五十六个民族,但毕竟除了汉族大家都是少数民族,然后清朝作为入关的少数民族,就搞了一个叫满汉一家亲的政策。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毕竟汉人人数还是多,完全靠奴役是奴役不过来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这个满蒙一家亲具体就体现在前朝重用汉官,后宫多纳几个汉人的妃子这样。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然这也是皇帝正常的笼络和统治前朝的手段,当过皇帝的都明白。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民族和民族之间的隔阂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消得下去的,即使上面的皇帝想要和平共处,但是毕竟大家刚融合在一起,而且两族也算是积怨已深吧,再加上清朝的阶级统治是比较顽固的我觉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就好比他们分的满蒙八旗,像是镶黄旗、正黄旗和正白旗的领主就是皇帝,这就是上三旗,剩下的什么镶白旗正红旗那些就是下五旗,旗主隶属于其他的亲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也就导致了上三旗比之下五旗的出身会要高贵一些,直到努尔哈赤对中原露出獠牙后,食物链又出现了变化,汉人一下又成为了食物链的最底端。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不过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八旗再次变动,除了满蒙八旗、还多编了一支汉军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汉人不再只能是满蒙八旗的奴仆,这一改动也近一步减少了两族之间的矛盾,至此,满蒙八旗彻底成型。
  【秦始皇】嬴政:也就是说,清朝手里有二十四支军队?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也可以这么说,但一般不是单独按照一旗一旗来算,而是按照满蒙汉来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且清朝的八旗制度有一个好处就是,全民皆兵,听起来跟商鞅变法以后的秦国有点像,但相较商鞅,八旗制度会更加完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秦国某种程度上来说,军功爵制度也是逐渐引领他们走向衰亡的一种诱因。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八旗是有退路的,战时皆兵,不战皆民。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然八旗制度也不是一劳永逸,清朝成也八旗、败也八旗。这个后面会提到。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我们来说回清朝的第三个皇帝,福临。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其实福临继位过程也比较坎坷,他是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但皇太极去世的时候并没有为清朝选好太子,而此时的福临只有六岁。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然,这个时候明朝还没有灭亡,但是大家都知道灭亡与否其实并不重要。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皇太极的死因非常突然。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根据记载是跟他一个非常宠爱的妃子、宸妃有关。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如果不是宸妃和皇太极的孩子夭折,或许太子之位早已定下人选。
  【汉武帝】刘彻:什么意思?这个宸妃死了以后皇太极也跟着殉情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非要这么说的话,其实也算得上是吧,收到宸妃的死讯后,皇太极的身体就迅速的衰败了下去,没过多久就与世长辞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然,这也只是推测,毕竟皇太极人都死好几百年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皇太极去世后他的兄弟多尔衮对皇位虎视眈眈。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按理来说,皇太极是有皇长子的,如无意外,皇位大概率会落到皇长子头上。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多尔衮实力强劲,双方互不相让,僵持不下,最终豪格还是错失王位,由年仅六岁的福临登上王位,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共同出任摄政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痛失王位的豪格并没有得到善终,没过多久,豪格便被多尔衮随便编了个罪名关进监狱里,死在狱中。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福临上位前期也就算是走个过场吧,朝政都牢牢地把控在多尔衮手里。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福临十岁那年,多尔衮顺利的完成了权力收缩,把济尔哈朗踢出局,自此一人大权独揽。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过皇帝的朋友都知道,多尔衮此举意味着什么。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踢济尔哈朗出局的第二年,豪格就死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说来也是运气使然,福临十岁那年多尔衮完成了权力收缩,但福临十三岁那年,多尔衮就逝世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多尔衮的死亡让福临彻底摆脱了傀儡的境地,而福临在亲政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多尔衮进行削爵处理,也算得上是秋后算账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亲政后的福临其实还蛮勤勉的,但他和他的父亲皇太极似乎陷入了同样的困境。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