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186)

作者:炭烤肥啾 时间:2024-06-18 13:02 标签:系统 无CP 宫廷侯爵 轻松 直播 基建 历史衍生

  “而且不谈平时信众们供奉进庙里的香火,和尚们庙里自给自足的产出也是不用缴税的。”
  “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寺庙内富甲一方,寺庙外尸横遍野。外面闹饥荒,和尚们却富得流油。几次灭佛运动相隔的时间其实也不算特别久,但每次灭佛后,统治者们都能从佛寺里抄没很多钱财,得到很多壮劳力,甚至他们都并没有把佛寺赶尽杀绝。”
  【秦始皇】嬴政:既然做了,就应该做到底。
  【汉武帝】刘彻:佛教号召力这么强?这看上去说话比官府还管用。
  “宗教的地位主要还是依托于皇室吧,掌权者带头迷信,宗教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但就是这么有底蕴的佛教,也闹起了饥荒。寺里没有存粮,养不活人,主持就把人全给打发了,铁饭碗没了,朱元璋只能继续上路流浪了。”
  【秦始皇】嬴政:哦——原来是乞丐。
  【秦始皇】嬴政:乞丐也能当皇帝,真是不容易。
  朱元璋:......
  他怀疑有人在阴阳怪气,但是他没证据。
  “其实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元末的形式有多严峻,就连佛寺都吃不起饭了,更遑论是普通老百姓。就这样,朱元璋又过起了流浪汉的日子,但在这种自身都难保的情况下,流浪显然也不是什么好出路。”
  “正好元末的时候农民起义军频出,朱元璋索性就直接投身起义军了,至少还能有口饭吃。”
  【汉武帝】刘彻:果然,每个朝代都离不开农民起义。
  【汉武帝】刘彻:朕想知道哪个朝代的起义军最多。
  “这个我之前好像说过了。”
  【秦始皇】嬴政:没说过。
  “没说过吗?总之我们可以先排除秦,秦肯定是最少的。”
  可算给朱元璋等到机会了。
  【明太祖】朱元璋:可不吗?就十四年,能有多少起义军啊。
  嬴政:......
  呵呵。
  “最多的朝代,应该是明朝。”
  朱元璋:......
  【秦始皇】嬴政:哦——原来是明朝啊——
  【汉武帝】刘彻:居然是明?朕还以为是宋呢。
  赵匡胤:......
  这你都能往朕头上扯?
  你没完了是吧?
  【唐太宗】李世民:怎么会是明?
  【唐太宗】李世民:不会是因为明比宋还烂吧?
  朱元璋:?
  几个意思?
  会不会说话啊你。
  “至于什么原因呢,往后学你们就知道了,但是在我看来明朝虽然可能也不是很好,但他们在外交方面还是比宋朝要好一点的。”
  【唐太宗】李世民:真的吗?
  “虽然明朝也有几个不怎么样的皇帝吧,但是宋朝就开国皇帝有骨气一点,明朝至少连着出了好几个呢。”
  听言羽阳这么说。
  嬴政就懂了。
  等于是连着的这好几个没了之后。
  后面就全是窝囊废了。
  “继续说回朱元璋从军。朱元璋加入起义军之后,虽然一开始只是个无名小卒,但是他很快就崭露头角,得到了赏识,他跟马皇后的相识,也正是在这段时间。”
  “但是起义军这东西吧,刚开始大家是能在一块齐心协力的在一块作战,但是时间一久就都想当老大,都想着当老大以后,就容易搞内讧,谁也不服谁。”
  “但是内讧归内讧。朱元璋这时候还是没选择自立门户,他还是跟着郭子兴一块干,郭子兴就是提拔朱元璋,并把马皇后嫁给朱元璋的人。”
  “但这并不代表着朱元璋自己不想出去单干。明面上他虽然还是郭子兴手下的得力干将,但是他积累的好名声都是自己实打实的,而且因为朱元璋自己的出身,他在这时候还是很能跟底层士兵和百姓共情的,加上他打仗的时候一点也不含糊,回回都是自己冲在最前面,这让他愈发的声名大噪。”
  【秦始皇】嬴政:收买人心,装模作样。
  【明太祖】朱元璋:又没收买你,有你什么事。
  【汉武帝】刘彻:怎么回事,你两今天怎么老说对方坏话?
  【唐太宗】李世民:之前做交易的时候不是还相处的很愉快吗?
  看大家都这么说,言羽阳也有点好奇了:“怎么回事?你们两吵架了?”
  【秦始皇】嬴政:没有。
  【明太祖】朱元璋:谁乐意搭理他。
  言羽阳:......
  这还不是吵架啊......
  “好吧,你们说没吵就没吵。”言羽阳随口敷衍道:“那就接着说了。”
  “好不容易把郭子兴熬死了,但起义军里还有很多职位比朱元璋高的人,这个时候直接翻脸也不是什么特别成熟的时机,于是朱元璋选择了继续养精蓄锐。”
  “其实纵观朱元璋的起家之路。你会发现真的很难再复刻一次。虽然赵匡胤和朱元璋一样,都是自己带头打下来的天下,但他们两个的成功之路还是有区别的。”
  “等到朱元璋将自己的对手一个一个都逐渐击破以后,建国的契机似乎就那么自然而然的出现了,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宣布称帝,定都应天府。”
  “值得一提的是,直到这时候,元朝其实还没有完全覆灭。直到朱元璋派兵进攻元朝都城,蒙古退出中原,才结束了元朝对中原的统治。”
  【秦始皇】嬴政:啊,怪不得说比宋好一点,原来是把蒙古人赶出去了。
  【汉武帝】刘彻:那确实是好一点。
  【唐太宗】李世民:但就这么看感觉和宋太祖好像也没特别大的区别。
  “区别其实还是很大的啦,因为朱元璋他中途征战的部分都被我略过了,但能从一个籍籍无名之辈变成一代开国皇帝,这本身也是一种了不起啦。而且当蒙古退出中原的那一刻,丢失几百年、被石敬瑭送出去的幽云十六州,也被朱元璋一起回收了。”
  “朱元璋登基以后充分吸取了前朝的教训。”
  【秦始皇】嬴政:又是吸取教训。
  【汉武帝】刘彻:吸取教训还有那么多农民起义,可见其实也没吸取到什么教训吧。
  【唐太宗】李世民:这么说的话那明太祖是比宋太祖强,至少他把失地给收复了。
  “而吸取教训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强化皇权。”
  【秦始皇】嬴政:上一个强化皇权的是谁来着?
  【汉武帝】刘彻:宋太祖。
  【唐太宗】李世民:又开始像了。
  “朱元璋沿用了一些明朝的制度,但也没完全沿用,他自己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同时,他把自己的儿子都封了藩王镇守各地,作为巩固皇权的一部分,但是其实这么做还挺容易出事的,所以明朝第二任皇帝上位第一件事就是削藩。”
  削藩。
  多么亘古不变的话题。
  “不过削藩的事之后再说,我们继续来看看他还做了哪些巩固皇权的事。除了直接把军事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朱元璋还设立了锦衣卫,用来监察文武百官,保护皇帝。锦衣卫只需要对皇帝负责,且只属于皇帝。”
  只听令于皇帝的机构......
  刘彻一咂舌。
  听起来感觉很酷的样子。
  “而且他还立下了祖训,祖训是什么呢,就是他自己设下的规定,不管是哪个子孙,都不准篡改违背。”
  【汉高后】吕雉:为的就是防刘秀这种人吧。
  刘秀:......
  朕就挪个你的牌位你记到现在?
  【汉高祖】刘邦:这人还挺霸道,是不是平时也听不进去劝啊?
  “也不算完全听不进去劝吧,主要还是得看谁劝。”
  【秦始皇】嬴政:然后呢然后呢,帝师之前说明朝比宋骨头多硬了几代,具体是几代?
  “五代吧,当然,这五代也不是完全都是明君,但是除了前面五代,明朝后面的皇帝基本上都有点没眼看。”
  “反正还有时间,慢慢聊吧。”
  慢慢聊好啊,嬴政恨不得拿个放大镜来慢慢聊。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