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美娱]总统系统,不满意?(80)

作者:羊毛裤 时间:2024-05-26 10:25 标签:娱乐圈 系统 救赎 升级流 励志 美娱

  奥斯蒙德顺着台阶而下,假装自己只是不经意间提起对工业光魔的赞誉。他掏出了备好的纸条,朗读道:
  “...感谢学院愿意给我这样的机会。同时,工业暗魔也承诺,会在每一份使用了深度合成技术的视频片段上打上需要用特殊手段才能解析出的暗标。以此来区分正常视频和合成特效视频,保证演员、导演、制片人和观众们的权利。也绝不会将此项技术用于干涉、侵.犯、违背法律的视频中。这份保证书已经由总统认可接收,不久后国会也会出台法案约束深度合成技术的使用...工业暗魔将会以身作则,协助业内各大协会辨别合成技术视频,保障每一位公民应有的权利。”


第57章 MJ
  奥斯蒙德的发言结束, 发现在座的所有人当中没有多少人真正在意他写在纸上的长篇大论究竟说了些什么。
  大多数演员并不在意特效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官话套话还不如他不经意提起的奥斯蒙德·格里菲斯手上的上千万成本大作来得刺激。
  至于保障自己的什么权利...他们根本不用操心,各大工会和经纪人律师会做好一切。
  甚至他们巴不得有侵权事件发生, 只要对方不是什么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就闹到法庭上或者庭外和解, 不需要工作也可以获得巨额赔款。
  嘉宾们象征性地鼓起了掌,目送着亨利·霍根走下台去。
  但特效工作者们却不像其他人那样淡定。
  各大报纸上关于“深度合成技术”的报道并不多,很多人甚至刚刚知道《多格板箱》中采用了大量的特效。
  这样的特效手法就算是他们这群好莱坞的特殊工种都没能察觉...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现在的特效公司已经能够无缝将某个演员变成另一个演员了吗!
  不知道工业暗魔还招不招人,有没有机会去偷师学艺?
  斯皮尔伯格自亨利·霍根讲出了奥斯蒙德的名字后, 就频频给工业光魔特效主管丹尼斯·穆伦使眼色:怎么你都能做出以假乱真的真狗了,耗费了几个月时间还做不好E.T.?
  而坐在后排角落的罗杰·科尔曼,他强忍着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他认定这位看起来傻乎乎的小金人得主亨利·霍根一定是被奥斯蒙德骗了。才让他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不小心为《忠犬八公》打了个广告。
  毕竟作为顶头老板,他可从来没有听说过《忠犬八公》要使用特效。
  再加上奥斯蒙德有为了《多格板箱》使出千奇百怪的营销手段的前科,罗杰已经可以确定, 这一定又是那小鬼搞出来的骚操作。
  他早就说他不应该去当什么导演制片人, 他就应该进广告宣发部门,将他的长处发扬光大。
  小崽子就算卖张白纸也能把广告搞出花来, 更别说区区一部电影。
  *
  与此同时, 《纽约时报》被奥斯蒙德坑过一把的高管罗伯特眼睛一亮,快速给手下的编辑打了电话:“快!快查查奥斯蒙德·格里菲斯这家伙到底和哪家制片厂签了合同?拿到了几千万的投资?我们要第一个报道出去!他到底是怎么瞒得这么严实的?我只听说他和新世界电影公司有合作, 但新世界可拿不出这么多投资,肯定是障眼法!”
  一些关注着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日本媒体工作者则产生了抵触:“《忠犬八公》?被改编成电影了?可恶的家伙,美国人怎么能用特效讲述那么温情忠诚的故事?我们不接受特效制作的八公!我们得抗议!他们应该换用真狗!”
  而端坐在电视前收看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荣恩·李开心地手舞足蹈, 他曾经在同学面前夸下海口, 声称奥斯蒙德的第二部 电影一定会备受好评。
  现在看来他的预言即将成真。
  工业光魔制作特效的电影绝对是大制作大成本, 一千万的投资都只算的上小数目。虽然电影名字听起来不怎么讨喜,但《多格板箱》的名字一样没什么特点。总之, 荣恩决不相信手握那么多资金的奥斯蒙德会拍出一部糟糕的作品。
  身处美国法米娜公司分部的高管琳达则瞠目结舌,她万万没想到这部由他们进行了广告投资的电影居然会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被提及,《忠犬八公》会比《多格板箱》还要火爆吗?奥斯蒙德·格里菲斯不会向他们索要另外的价钱吧?
  *
  回到自己座位的奥斯蒙德感受到了来自同行同情他智商的注视。
  就连劳拉·邓恩的视线也完成了“你是个傻子吧?”——“你这么厉害?”——“你果然是个傻子吧?”的接连转变。
  骂谁呢?
  那是你们不清楚他的良苦用心。
  奥斯蒙德正襟危坐,对上下左右投来的火热目光不作任何理会。
  他只顾着端着小金人摆弄。奥斯卡金像奖杯重八磅半,举久了会觉得有些手酸,并非由纯金打造而是由铜锡合金构成,只在表面镀金。
  所以它并不值钱,也卖不出去。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规定:颁发的所有奖杯不可买卖,仅能以1美元的价格回售给学院。
  所以他没办法将它变现。
  邓恩明显有些眼馋,想要伸手摸一摸。
  奥斯蒙德却手腕一转,故意将奖杯放到了另一侧的桌上。
  小姑娘只能鼓起腮帮子,坐在座位上生闷气。
  奥斯卡颁奖典礼继续进行,毫无意外地将最佳男配角奖颁给了《凡夫俗子》的男主角蒂莫西·赫顿,将最佳男主角奖颁给了《愤怒的公牛》的主角罗伯特·德罗尼。
  “欧洲第一美少女”娜塔莎·金斯基没能拿奖,《苔丝》只得到了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道具布景和最佳服装设计奖。
  最佳纪录长片奖和最佳外语片奖倒是令人意外,分别颁给了《艾萨克·斯坦在中国》和苏联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中国和苏联倒也是很好的取材取景地,便宜、充满异国风情,就是不知道签证好不好办。
  奥斯蒙德的指尖敲了敲桌沿,即便文化差异理解起来稍有些困难,但实际上不少年轻人对东方国度怀揣着不小的好奇心。他们的文化倒也非常适合被拍摄成电影。
  转眼间颁奖典礼已经进行到了尾声,最佳导演奖被颁给了拍摄了《凡夫俗子》的罗伯特·雷德福,马丁·斯科塞斯和大卫·林奇与奖杯失之交臂。
  最关键的最佳影片奖也被颁给了《凡夫俗子》,导演罗伯特·雷德福在业内拥有庞大的人脉关系,派拉蒙电影公司也为《凡夫俗子》的公关花费了不少钱。
  可惜了马丁·斯科塞斯的《愤怒的公牛》和大卫·林奇的《象人》。
  只论故事,这两部电影完全不输于《凡夫俗子》。但他们俩都没钱,身后没有制片厂的支持,只能含恨而归。
  奥斯蒙德不由自主地感慨,林奇也太惨了。
  他原本还认为学院再不济也会给《象人》一项不重要的奖项作为安慰,却没想到狂揽八项提名的《象人》最终什么都没有捞到。
  实际上,这也侧面证明了奥斯卡公关的重要性。
  这个年代金球奖一直被诟病为“买来的奖项”。
  备受追捧的奥斯卡也并不干净。只不过买下奥斯卡需要成倍于金球奖的金钱和人脉支撑。
  奥斯卡奖项前期的提名的确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学院的评委被分为五个部门:制片人、导演、演员、编剧和技术人员,各部门的权威人士只能在各自的邻域进行提名投票,比如导演只能提名最佳导演,演员只能提名最佳演员。
  提名公布以后,学院会再次进行投票,从被提名者中投出最终的获奖者。
  在这个阶段,学院的几千名评委,无论属于什么部门,都拥有所有奖项的投票权。
  奥斯卡公关的关键就是动用人脉和金钱关系,不断地造势宣传,从这些非本部门的评委上抢夺每一张票。
  每年从五个提名中脱颖而出,夺得奥斯卡的影片,内容不一定真的出类拔萃。但他们的公关团队绝对一骑当千。
  所以奥斯蒙德才一定要提前开始为《雨人》造势。
  奥斯卡评委中能拍出低成本高票房电影的导演和制片人只占极少数,大多数评委尤其讨厌纯粹的商业片导演和喜欢在电影中使用太多特效的导演。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