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美娱]总统系统,不满意?(387)

作者:羊毛裤 时间:2024-05-26 10:25 标签:娱乐圈 系统 救赎 升级流 励志 美娱

  虽说人人都知道亨利·霍根和奥斯蒙德·格里菲斯关系极好,工业暗魔甚至一度由奥斯蒙德代为管理,但大卫·格芬也打听到,奥斯蒙德的贪婪促使他没能友善地对待这名掌握着特效核心科技、且对好莱坞一无所知的加拿大人。
  霍根先生不仅给斯莱德支付了堪称天价的办公室租金,还在奥斯蒙德的哄骗下与斯莱德签订了极不合理的合约,以行业最低价为斯莱德制作最繁琐复杂的特效。
  大卫·格芬不相信亨利·霍根不后悔,或者对奥斯蒙德·格里菲斯没有半点怨恨。人都是由利益驱使的,金钱甚至能够使最亲密的人反目成仇。
  “格芬先生?”
  门外的秘书敲了敲门:“沃伦·比蒂的电话。”
  *
  《美国电影报》和伯克·哈维义愤填膺的措辞言论并未引起太多的波澜,只有电视台直播忠实地给了他半分钟的镜头好让人们能够将他当作茶余饭后的一桩笑料。诸多知名纸媒要么根本没有提起过这个人,要么只短短一句话匆匆带过,没让伯克·哈维在自家报纸上留下太多的痕迹。
  只有几份厕纸报还在孜孜不倦地装模作样,声称报社正在持续跟进,时刻追踪最新消息,然后似是而非地采访几个路人对事件的看法填充版面。
  而斯莱德方面并未做出正式的文书回应,但不少媒体却在第二天几乎同一拍到到了奥斯蒙德·格里菲斯和艾伦·史密西分别在洛杉矶与密歇根分别。
  仿佛是在无声地回应《美国电影报》一派胡言。
  事实上,这也并不是媒体第一次拍到两人同时在不同的地点出现了。这两人甚至同时出现在首映礼过,在场的记者和评论家们又不是傻子,他伯克·哈维反倒像是把所有人都当成傻子。
  在接连不断的各色离奇舆论冲击下,每到年底年初就热闹非凡的好莱坞终于迎来了颁奖季。
  新的一年,人们的目光早已从洛杉矶几十年难得一遇的大雪上转移,专注于讨论谁、哪部电影才是奥斯卡最佳?
  各大报纸、影评电视节目、影评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与辩驳,但明眼人都清楚,最终赢家只会在《母女情深》和《雨人》之间产生。
  《红辣椒》的镜头语言和特效制作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它简直开创了一个时代,为人们描绘了一种全新的电影界未来的可能性,极具里程碑意义。
  多数普通观众也更看好《红辣椒》、喜爱《红辣椒》,在《纽约时报》不久前结束的“1983年你最喜欢的电影”投票中,以超越第二名《雨人》100万票数、总票137万的夸张成绩夺得了榜首。
  但可惜的是,它几乎没有获奖的可能,只能算得上是影迷们眼中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雨人》则完全贴合了奥斯卡的审美。影片对亲情的矛盾、冲突、误解、温情以及查理前后转变的细腻描写,生动地描绘了美国真实的社会与家庭关系,收获了一致的好评。
  《母女情深》则与《雨人》类型一致,它不仅描写了母女之情、还描绘了夫妻之间、情人之间、祖孙之间的爱与情感涌动,以及女儿的成长,比起《雨人》更贴近日常。
  同时,三部电影都不像往届的部分影片那样,空有高水准的故事内核和制作,却没有宣发经费支撑奥斯卡公关运营。
  《红辣椒》由斯莱德独立制片公司支持,由伊莱娜·陈带领的公关团队曾经两次帮助奥斯蒙德·格里菲斯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杯。
  《雨人》则由米高梅全力支持。
  米高梅已经接连几年没能接触到奥斯卡的核心竞争,这一次可以说拿出了全部的诚意。
  而最受业内数据分析师看好的《母女情深》则是派拉蒙的得意之作。
  主演雪莉·麦克雷恩也是圈内曾经拿过三次奥斯卡最佳女演员提名的元老级影后,哪怕抛开她在《母女情深》中的表演不提,看在她屡提不中的、且未来很有可能再无机会的份上,奥斯卡评委也要在评选中优先考虑她。
  除此之外,雪莉·麦克雷恩的弟弟好莱坞大魔王沃伦·比蒂也能为姐姐的竞选提供大量的支持。比蒂的人脉足够丰厚,更何况片中还有杰尔·尼科尔森加盟,三人强强联手,可以说已经将奥斯卡提名收入囊中。
  但12份到2月份的奥斯卡前瞻风向标却全部失灵。
  也许是出于对《红辣椒》的认同和对奥斯蒙德·格里菲斯无法在奥斯卡中揽获大奖的同情,几个被誉为奥斯卡风向标的奖项竟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红辣椒》。
  芝加哥、纽约、洛杉矶影评协会奖最佳影片:《红辣椒》
  国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红辣椒》
  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影片:《红辣椒》
  最佳导演:奥斯蒙德·格里菲斯
  广播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红辣椒》
  最佳导演:奥斯蒙德·格里菲斯
  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奥斯蒙德·格里菲斯
  四大工会(制片人工会、导演工会、演员工会,剧作家工会)也达成了一致,心照不宣地将奖杯全部刻上了《红辣椒》的名字。
  反倒阴差阳错地弥补了《失乐园》和《冥王星》未能拿到前哨站奖大满贯的遗憾。
  而姗姗来迟的奥斯卡提名也终于公布:《雨人》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8项提名,艾伦·史密西成功拿下最佳导演提名。《母女情深》同时获得了两个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的提名,所以实际上总共拿到了11项提名。
  然而,11项提名也没能让《母女情深》成为提名阶段的最大赢家。
  备受媒体和广大影迷关注的《红辣椒》竟然出人意料地获得了除去女配奖和原创剧本奖以外的所有奖项,共计16项提名。


第257章 视频
  全美媒体一片哗然。
  一时就连《全球日报》也不知道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来应对眼前的状况。
  《纽约时报》:“天赋还是黑幕?《红辣椒》当之无愧!”
  《电影评论》:“想象与现实的激烈碰撞的最佳杰作, 《红辣椒》被多数奖项选择情有可原”
  《综艺》:“再次揽获多项大奖提名?是什么让《红辣椒》如此成功?”
  《人物》:“奥斯蒙德·格里菲斯——新生代电影界的领军人,世界电影的今天与未来”
  除却这些不会参杂太多私人看法立场的知名报社杂志社,各类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媒体全部炸了锅。时代华纳旗下的CAA甚至在晚间访谈节目上直言:“就算是耶稣也没办法押对今年的奥斯卡提名名单!”
  奥斯蒙德·格里菲斯三年两中一提!
  过于夸张的成绩不仅放在他这个年纪阶段横向比较绝无仅有, 哪怕在世界电影史中搜寻匹配,都鲜少有制片人或者导演能拿着一样的成就和他硬掰手腕。
  可是真要媒体找出两三条反驳《红辣椒》配不上奥斯卡提名的理由, 又难于登天。除了特效与远超其它提名者的后选,《红辣椒》要深度有深度,要内涵有内涵。每一帧都美不胜收令人目不转睛的画面帮助它成为竞争最佳摄影奖项的不二人选,大量令人应接不暇的匹配剪辑更是影片的一大亮点, 观看完电影提笔写下批评以后简直是进退维谷,根本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头数落它的缺点!
  就算想从文化差异方面着手批评奥斯蒙德·格里菲斯安排了太多的别国文化元素导致理解难度进一步提升,也被几天前口无遮拦的《美国电影报》堵住了出路。
  没人想同近些天备受同行耻笑《美国电影报》混为一谈,只能草草做罢。
  有影评家试图从《红辣椒》过多的特效讲一讲奥斯卡更注重人文情感传递给观众的精神和感想,而不是堆砌天马行空的画面“投机取巧”取悦观众, 也被怒不可遏的读者以来信的形式骂了个狗血林头。
  毕竟电影本就是为取悦观众而生的, 单纯以特效多少来批判一部电影实在是本末倒置。
  因此,“奥斯蒙德·格里菲斯已经拿到了太多小金人和提名”只能作为唯一能见报的反驳理由, 被评论家们来来回回提起。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