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跳台滑雪退出娱乐圈(104)
每次居然还知道要认真地选择“举报理由-迷信等违法宣传”,也不知道是琢磨了多久才搞清楚微博机制是怎么投诉的。
“我不只是为了小放,现在这个时代怎么还有这种……公然宣传封建迷信的东西……”老人家嘀嘀咕咕委委屈屈,对着韩墨京抱怨。
他的老年机新闻APP里,有一家和微博合作,恰好那运势大V买了推广,微博给姥爷推了一条,他这才看到,鼓捣半天才注册上,上去看了更生气!这东西还这么多转发点赞的?!
韩墨京拦住他,“交给我处理,姥爷您不要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把姥爷安抚下来,韩墨京反身去客房的行李箱,给姥爷拿他带的茶礼,同时掏手机打电话。
他眸光幽沉。
……不只是那些,他还瞄到上面一条,老人家可能没看懂的:“……我们啾,被国家队苛待,受伤居然没有专门医生一直跟着,自己回家养?教练也不行比不上国外某某跳雪俱乐部的教练……”
诸如此类。
韩墨京揉揉眉心。他就知道,流量时代,这也是热门运动员难免遇到的情况,舆论场鱼龙混杂粉黑难辨。好在韩家投资了文娱产业,还有点儿话语权。
简短交待后,韩墨京挂了电话一扭头,本有些冷厉的神情瞬间多云转晴,“小放!”
凌放右手带着厚厚的石膏,身上穿的却像是运动服,刘海也湿漉漉地垂着,好像是汗透了。
这个月份,乌市还没有停暖,室内对于需要运动的人来说,温度偏高了些。凌放只穿着勾勒出身形的速干运动衣裤,开着窗锻炼,虽然如此,十几组仰卧空蹬自行车下来,也还是一身汗。
“……现在还运动啊……”韩墨京有些无奈,又有些怜爱地伸手,轻轻碰碰凌放手腕的石膏壳。
“下肢力量嘛,还行。”凌放还用左手给韩墨京递来一瓶牛奶,韩墨京赶紧接过去。
人的身体自愈能力其实是还不错的,尤其在现代医学支持下的都市人口中,手腕骨折这种属于小伤,大体上三个月就可以在不负重的状态下活动。
冬季中心医疗组专家们给的方案比较精细和保守,凌放的手腕拆石膏要一个月,之后恢复大概两个月。
手腕毕竟不是他的运动核心部位,可能常人会觉得手腕灵活度、拎重物的需求重要,但在凌放看来,对于跳雪,它重要程度其实低于辅助平衡的手臂……当然,这话他是不敢对着担心的亲友们讲的。
凌放可是仔细研究了全套医疗和复健方案,才放下心来呢。虽然教练们总是让他放宽心、全心全意养伤,但在凌放自己看来,这三个月他决不能马虎,只要能喘气儿,就得争分夺秒地动起来啦。
这个冬天的时光已然不可挽回了,他只能靠夏天。
哪怕错过今年的FIS夏季系列大奖赛,起码也要赶得上八月份的密集洲际杯赛事,好恢复状态!
凌放认认真真地掰手指,跟韩墨京盘算他现在的时间之宝贵。
他得用最快的速度回归——只有这样,才能在下个冬天最重要的世锦赛里,有一搏之力。
第83章
没错, 虽然手腕上的骨折伤口还在最脆弱的恢复初期,虽然距离受伤也就半个多月,现在算是全休, 但凌放还是尽可能的让身体、尤其是下肢运动起来, 保持住竞技状态。
对于他目前大跳台的表现, 凌放刚从手术后的麻醉中醒来不就,就和叶飞流仔细地分析商讨过。
对于他这样体型、体重和技术类型的运动员来说, 高曲线和动态平衡, 是绝对优势,但是这种偏向于轻盈飘逸的技术, 如果想要拿到稳定的成绩、迎接更高的挑战, 就必须要提高着陆的稳定性。
飞得再远,总要落地嘛。
那么需要加强的就是——力量。落地瞬间的调整效率,除了平衡感, 还很要求下肢的弹性,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力量。
至于落地平衡中手臂运动、重心细微调整, 这些是没法在受伤状态下实训了, 只能先搁置。
凌放要保持一些下肢和躯干力量的锻炼,家里就有椭圆仪, 但那东西在凌放看来运动量远远不够, 颠簸对于他手腕的伤势也不好。
隔壁街新开的健身房里也有器材, 比如运动单车。但这玩意又需要手扶着把手才是标准动作, 不然容易引发腰肌拉伤。右手受伤自然就没办法。
——最后倒是很简单, 在叶飞流建议下,每天仰躺着蹬几组空中自行车。
又练核心又练腿, 以凌放的体力, 哪怕受伤保持双臂完全放松, 有点别扭的姿势下,也可以做个十组。
韩墨京听得有些无奈,“你还真是……”他顿了一下,叹口气继续说,“太厉害了……也要注意伤口,现在保养的好,以后事半功倍。”
凌放拿着毛巾擦擦汗,和一脸担心的韩墨京对视,眨眨眼点头,“我知道,放心!”
其实早期骨折固定,主要目的是避免活动,消除局部水肿,从而达到止痛、消肿的目的,也促进局部骨质生长。开放性的骨折呢,这个过程稍长些。他现在手腕是一下都不敢动的,乖乖带着石膏、夹板。
不过等这伤恢复好了就不怎么影响生活啦——凌放当时听到医生这一句就松了口气:小伤小伤。
基本不耽误事儿。
虽然凌放说他心里有数,但家里人还是挺忧虑:孩子每天这么心心念念惦记着锻炼,能不能好好放松休息一阵子啊!
所以韩墨京要来,大家都挺高兴:起码能转移转移凌放的注意力、
姥姥买菜一回来,就到凌放的房间找到他们俩。
两个年轻人并肩而立,玉树临风,看着就叫人心里爽快。
老太太笑得脸上的皱纹像朵菊花,通知:“今天的晚饭有孜然羊肉,是从市场上买的今年新制的孜然嘞!”
沈擒舟听到就在门口探头:“多做点儿啊妈,难得我这部和下部片子都不用减肥!”
姥姥虚点她脑壳,“那以后有啥要减肥的片子你又更遭罪。多大人了,比孩子们还馋嘴巴!”
沈擒舟笑眯眯把她妈妈拉走,临走给两个年轻人留下一台数码相机。
“哦,”姥姥也想起了相机,回头招呼韩墨京和凌放,“小韩也可以看看,这里有我们小放,小时候的照片和录像,可好玩儿了。平时他妈妈和他不在家,我爱看这个。”
沈擒舟接话:“可是我刚看好像打不开啊,之前也忘了要往电脑里转存了……你们俩男孩子看看,要是自己捣鼓不好,我拿外面修哦!”
韩墨京拿过去,先取出电池和存储卡,擦擦金属触点,再放回去——还真就打开了。
相机里是凌放上小学前的一些影像。
这台相机主拍照,录像功能还不太清晰,拍的也都很短。
其中一条是凌放第一次看雪。
约莫两三岁的,软软小小的一团人影,离得稍微远点儿就光看得出白了,和个粉砌玉雕的年画娃娃一样。拍摄的人走近些,才识别到乌黑葡萄珠儿一样的眼睛、红红的嘴唇。
小娃娃版的凌放,踩在厚厚的雪里艰难跋涉,终于还是啪一声平摔在雪地上,表情说不上委屈,似乎知道疼也慢了半拍,反而挺新奇地回望自己摔过的那片雪地。
长得和现在几乎没什么区别、只是当时在拍民国电影,梳齐耳短发的沈擒舟笑得前仰后合,冲上去像拔萝卜一样,把扑在地上不愿意起来的小朋友扒拉起来,拎着,晃晃又拍拍。
凌放自己看着都觉得挺有意思。
“啧,可爱。”说真的,他距离这个年纪可不是十几年,而是前世今生加起来双倍的时光,这段记忆在他内心深处都淡忘了,夸一夸自己的童年嘛,毫无心理负担。
韩墨京笑着点头,“是可爱。”他专注地看着,眼睛一眨不眨。
晚饭是一桌子姥姥的拿手好菜——沈擒舟是帮不上忙的,顶多家政阿姨能给姥姥打打下手。
“来啦,小茴香羊!”姥姥做这菜都不让插手,亲自上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