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人在古代,顺的不行(149)

作者:叶悠悠 时间:2024-06-08 09:26 标签:无CP 轻松 天之骄子 东方玄幻 三教九流 异想天开

  昀哥儿内心是知道这对很多家庭来说绝对是一个好出路,只要稍微有点眼光就知道该让孩子来试试。可表面还是忍不住露出几分担忧之色,万一没人来呢?
  但昀哥儿显然多想。
  第二天天没怎么亮呢,昀哥儿没什么睡意索性起来。
  一开门就听到消息,说是学府外面到处都是人了,一群群的家长带着孩子都缩在门口,只是天才稍亮,外面也就不敢闹出动静。
  就外面这些大多还是冀县中人,所以能早早出门。而其他县的人,估计都在冀县城门外了,就等着天明开城门涌进来。
  昀哥儿瞧瞧去门口看了一眼,发现人是真多啊。
  一群群或蹲或站的人中,也有不少马车停在那儿,车里也都有些人,对比其他人应该是属于‘中产阶级’求学者,所以人家‘开车’来的。
  天一亮,招生正式开始。
  崔老头把他的七个弟子都拉了过来帮忙,老师有事弟子服其劳么。
  这次主要招生不卡性别,但是卡年龄跟身体健康程度。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昀哥儿紧急需要一批基层业务员,他吃不消从七八岁培养起,要是身体不好就没法干比较劳累的活,体力会跟不上,只能都一起拒绝在外。
  第一轮是初选,初选通过后还有对直系亲属的两代考核,有过严重违法乱纪现象的不收。只有两轮都通过,才会正式收到入学通知书。
  值得一说,这次不仅是女子允许报名,士农工商四个阶层都是允许报名的。冬季的时候,要不是有女子也能为官这个消息更加惊爆,恐怕批判的就是怎么允许从商者子女入学这条政策了。
  从商者子女可以为官,但子女选择了从政就不能从商,这一点在颁布入学政策的时候昀哥儿已经强调过了。
  除此之外,昀哥儿也是为了今明两年想要收取市税在做准备。
  商人重利,想要逃税那是肯定的。
  可除了法律跟武力作为最后底线让他们老实外,昀哥儿也打算给他们一点甜头让他们自己好好考量考量。
  我可是给了你们的子女一个机会,不交税就是违法,违法就会牵连你们的子女,他们官途可就到此为止了,你们自己考虑清楚!
  总之这个打破常规的学府磕磕绊绊总算开始正式招生,昀哥儿只露了几面。稍微扫了一下来报名的人,别看冬季笔杆子打得厉害,可到了这会儿,来报名的九成以上都是男子,女子几乎看不到。
  昀哥儿也没多说什么,改变是需要时间的。而这个过程中只要有一个女子入学,那这场隔空口水仗就没算白打。
  十五天后。
  招生名单就出来了,初步通过的竟然有四百三十二人,其中二十二人是女子,其余皆是男子。
  再之后就是持续一个月的调查审核,这次调查也分两部分。初步筛选是根据学员的籍贯将名单发给当地县令,由县令联合三老对应每一个学员写一份个人评价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呈上来。而后昀哥儿会再根据每县随机抽取几个学员,由锦衣卫前往学员籍贯地调查,看看锦衣卫调查出来的信息跟县长等人传上来的评价是否差不多一致。
  若是没有问题,那就根据当县衙的评语,无问题学员全部正式入学。如果出入比较多,则传唤县令问责。
  同时在入学名单公布之后,还额外留出了三天时间。
  如果有初筛通过的人觉得自身评价或是家庭犯罪情况有问题,是恶意扭曲事实,可以在这三天时间中上告府衙,府衙会立即进行调查。
  “这些人三年读书下来,就算是会淘汰一小部分,可还剩下的人也能大大缓解咱们底层官员缺少的问题了。”昀哥儿看着一叠叠登记好的学子信息,内心那叫一个满意。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唐太宗李世民说的话,昀哥儿摇头晃脑都想故作老成说一句。
  但立马想到现在说了,以后要是造反成功了,之后他搞科举看到一大批人才的时候说什么啊。
  昀哥儿赶紧捂住了嘴,当下就决定要把这句中二话留在以后说。
  汉阳郡轰轰烈烈耕种跟学子入学的事,一直到四五月份,二筛通过的学子全进四方学府读书去了,汉阳郡才终于迎来了一点平静。
  可这平静是别人的,却不是昀哥儿的。或者说,不是整个府衙核心官员的。
  因为就在这个时候,这几年通过走商或者李氏钱庄铺设出去的锦衣卫用飞鸽传书传来了消息,那就是梁朝出兵冀州的军队崩了,崩的彻彻底底,现在李巍跃都快打到洛京了。
  李巍跃是从冀州开始起事的,后来无食教跟他们争夺地盘,这地方那几年战火就没停过。后来无食教觉得不行,于是另谋出路离开冀州,李巍跃就占据了那里。
  这几年李巍跃还是没消停,虽然他坐镇大本营,但始终对梁国中枢洛京虎视眈眈。
  之前是他造反又刚好遇上李拱改革,朝堂自己又争权夺位…反正狗屁倒灶的事凑在一起,这李巍跃就越闹越大。
  现在好了,李拱死了。
  虽然对梁国的未来来说,那完蛋了。可要说眼前,还是有点好处的,那就是朝堂争端还真平缓了一些下来。
  至少没人改革了。
  同时寇德太后还派了人去找李巍跃,就告诉他李拱已经伏诛,朝堂现在拨乱反正了,你没理由造反了。
  当初李拱搞的屋间税吧,确实不对。但人已经伏法,你也别气了。现在你接受朝廷招安,朝廷不仅赦免你的罪过还给你升官。
  李巍跃从边境一个偏将到现在造反成为冀州土皇帝,你现在让我招安?他能肯么?他当然不肯。
  可他也不敢拒绝,因为他的口号是帮助朝廷清君侧,师出无名还是有些影响士气的。可现在李拱死了,他清个屁啊。
  于是他就拖啊拖。
  他的一个心腹看出了他的顾虑,于是就跟他说:“大人啊,天下混乱就在眼前了。你要是现在被朝廷招安,朝廷肯定会事后算账,你落不到好处的,可是不招安也不行。
  不如这样,您跟朝廷说,就说您同意归顺朝廷,但您也不要朝廷其他的封赏。您就想要成为冀州牧,而后让朝廷立您的长子为世子,并且同意您致仕之后,由您的长子接替您的位置成为冀州牧。”
  这话明面上的意思是要父子两代人同做一个官,可关键就是这个‘两代人’身上,一旦开了这个头,这就变成了世袭了。
  世袭的不是爵位,而是实打实的一州之地。句句不提分封,句句是分封的意思。
  这要是开了这个头,那就完蛋了。最关键是别的州牧肯定也会有样学样,那梁国跟亡国还有什么区别?
  满朝诸公跟太后是真的被李巍跃这个要求给搞懊恼了,难得齐心雄起了一把。当时就把徐侑的军队调往冀州,让他去剿灭李巍跃。
  而这个徐侑也很有意思,他原本是异族人,但年纪很小的时候就随母亲二嫁到洛京。
  年纪大一点之后,徐侑就投身军务。后来一路做大,待在幽州就不肯走了。他的军队中人成分很复杂,大多都是外族人。
  可这样的人,你说他造反?
  这些年天下大乱,有下属也跟他说起过造反这件事,他就一刀把人砍了,说对方妖言惑众,坑害了他对朝廷的一片赤忱之心。
  要说他忠心,他压根不鸟朝廷。李巍跃谋反初期,朝廷给他下过好几道旨意,他全给扔了。然后给朝廷写了奏折,写了一堆,但总结起来就七个字——要钱,没钱我不动。


第117章 洛京大火,天下大乱
  徐侑之前是要钱,死要钱。
  可问题是朝廷的税收早就出问题了,也就是说国库没钱,于是徐侑就缩在自己地一亩三分死活不肯动弹。
  但这回李巍跃真触碰到朝堂诸公的底线了。
  于是太后一咬牙,不仅从私库拿出了一部分钱财,不足的部分还到处借,凑了一批的军粮银子就给徐侑送了过去。同时也给徐侑承诺,你放心去打李巍跃,要是你赢了,前几年朝堂拖欠的钱粮我都给你补齐。
  当然不足的那部分钱粮,朝堂好听点是借,难听点跟‘劫掠’也差不多了。整个梁国朝堂混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也确实没什么好说的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