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昏君社死(88)
【对可能作乱的刁民,以及所有贪官污吏,他有多么刻薄无情;对于那些老老实实当蜜蜂的良民,他就有多么温情脉脉。】
【不得不说,站在后世的视角上,朱元璋毫无疑问是一位极度专·制与自私的封建帝王。在他治下的百姓宛如一群任劳任怨的工蚁,从出生就被决定了未来的一生,不允许做出任何可能扰乱秩序的行为。】
【但对于当时的百姓而言,才经历过乱世的他们,不用再担心战乱之苦,不用作为底层汉民受蒙古贵族的欺压,能够有几亩薄田养家糊口,还有一位肯狠施辣手惩治贪官污吏的天子,就已经知足了吧?】
【当然,历史人物终究有他们的时代局限性,朱元璋许多令后人诟病的政策,包括殉葬制度,路引制、籍没制、军户制、藩王守边等等等等,其实都来自于元朝。】
【——当初元朝凭借强大的军事能力一举摧毁了文治顶峰的宋朝,使文明倒退为野蛮。明朝在元末的废墟上建立,生在元朝长在元朝的朱元璋,所建设出来的大明王朝,必然也在方方面面受到元朝的影响,不可能画风突变为千年前的汉唐之风。这并非他的过错,而是时代造就的遗憾。】
【而后世之人每每回顾历史,总忍不住唏嘘:当大明在儒家的三纲五常之下越走越偏,大洋彼岸的西方诸国却走上了思想启蒙文艺复兴之路;当华夏还在封建王朝的治乱循环中打转之时,大洋彼岸的西方诸国已经远渡重洋殖民全球!】
“大洋彼岸的西方诸国?!”
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的朱元璋猛然抬起头。
……突然警觉!
“殖民全球是什么意思?”
“难道西方又有异族崛起?我大明若不努力奋进,便会落得南宋的下场?”刚刚结束蒙元统治的他对这类事情特别敏感。
顾不得再想那么多,朱元璋第一时间对太子朱标开口:“标儿你记住,大明万万不可重蹈南宋覆辙!海外西方是吧?迟早有一日,咱大明的战舰也要出海远航!”
【朱元璋想尽种种办法希望杜绝百姓起义造反,但明朝最终还是亡于农民起义。】
【而取代它的,是一个更落后也更野蛮的异族王朝,在闭关锁国之中将华夏一举推入了深渊!】
【尽管这似乎不是大明的锅,但后人依旧忍不住想,倘使明太祖朱元璋一开始为大明定下更开放的基调,而不是在程朱理学的死胡同中自缚手脚;倘使大明能更加注重科技的发展,更加注重海洋的主权,不一味推崇复古,而是致力于探索未知,后世的黑暗与屈辱是否不会发生?诸夏是否会走向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而这一切终究只是一场空想罢了。】
【无论如何,在蒙元统治中原的黑暗时代,是朱元璋以布衣之身起义,建立了后世眼中“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为神州万万百姓重新带来希望与光明!】
【——他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事迹,直到数百年之后,九州板荡、华夏沦亡的时代,仍激励着后来者奋斗终生!】
第59章 模拟人生
【……他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事迹,直到数百年之后,九州板荡、华夏沦亡的时代,仍激励着后来者奋斗终生!】
大明的版图在水镜之中急剧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清”。炮火声里,星星点点的火焰从清朝的版图上升起,数不清的声音齐齐呼喊:“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在这震动天地的声音中,水镜中的一切画面与声音都开始淡去,宛如夜幕降临,熟悉的黑暗笼罩而来,预示着盘点的结束。
可许许多多的人,依旧久久无法回神。
某些“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人群,是被朱元璋登基之后挥起的屠刀吓得冷汗直冒,从醉生梦死中惊醒之际,他们用尽所有言辞贬损这位暴君。
“这大明皇帝当真刻薄小气,庶民出身就是如此,眼界低微,心胸狭隘……”几个自诩风流才子的家伙醉醺醺走出酒楼,一边走一边指指点点,“贪污六十两就剥皮萱草,他不会以为六十两银子很多吧?咱们今日享用一顿就花了不止六十两!”
哗的一声。
一大桶黑漆漆的脏水从天而降落在他们头顶,把几人浇成了落汤鸡,一身臭抹布味的他们再也维持不住风度,跳脚骂起来:“谁啊?没看到路上有人?!”
街边的客栈二楼,有声音冷冷传下来:“人没见到一个,只见到几条狗在乱吠。”
……
而那些饱受异族欺凌的时代,从北到南,从忧国忧民的士大夫,到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普通百姓,前一刻还沉浸在朱元璋北伐中原的壮举之中,为神州光复而喜盈于色,下一刻就见到大明沦亡,神州再度落入异族之手,无不涕泗横流,呜呼哀哉!
才从元朝统治中走出的大明百姓尤为惊惧。尽管仙人痛批朱元璋以天下为一家,对待百姓宛如工蚁,禁锢他们的思想和人身自由,但大多数老百姓要求不高——没有大规模的战乱,努力种田就不用担心饿死,现在的生活相较于从前已经好了许多。经历过元朝之时作为第四等人的苦楚,倘若未来的大明被异族取而代之,他们的子孙后代,岂不是又要沦为奴仆?
不过这样的惊惧只是一时,很快就有心大的人宽慰其他人道:“大家伙何必想那么远的事,咱们这些人能活几岁?传宗接代更是不易,这些年天灾战乱,全家死绝的难道少见?几百年后,咱们的子孙能不能传到那个时候,可都不一定嘞!”
于是忧心忡忡的人一下子就淡定了。
……嗯,在自己能活到寿终正寝都不容易的时候,确实没必要操心几百年后的事。
相较于朝不保夕、国家大事与他们无关的老百姓,大明的上层却无法如此淡定。
尤以大明宗室和勋贵最为暴躁——大明在,他们才能与国同休,世代享受富贵荣华,大明若不在,岂不是一切成空?
士大夫们同样不能淡定。改朝换代本是常事,许多传承已久的家族,朝秦暮楚已是本能。倘若将来取代大明的是汉人王朝,相信他们的子孙依旧能够在新朝出人头地。但那可是一个“更落后更野蛮”的异族王朝啊!仙人这六个字的评价,让很多人都不由浮想联翩:种种血腥的想象画面在他们脑海中浮现,茹毛饮血都出来了。他们仿佛已经看到子孙生不如死的未来。
——不行,绝不能允许如此糟糕的未来出现!否则,他们毕生的奋斗,为封妻荫子家族延绵而付出的心血,又有何意义?
明朝的一切平行时空,都发生了变化。所有人对边防和外族的重视,空前高涨。
正统十四年,终于压服群臣反对的朱祁镇,就要带着他的数十万大军出发了。
“……鞑虏?”
恰好盘点至此,他顿时昂起头,理直气壮地开口道:“尔等也听到了,后人要驱逐的鞑虏,必然就是鞑靼!朕亲率大军北伐,正是要为后人除此大患!尔等却横加阻拦,欲坐视大明之亡乎?”
这么一顶大帽子扣下来,随行而来的文武百官,有几个还敢作声?
英国公张辅等人看了看自信满满的皇帝,默默低下头没说话,心却提了起来。
——倘若真如皇帝所言,大明被鞑靼所灭,岂不是意味着皇帝的北伐未能功成,甚至很有可能是大败特败?否则将来的鞑靼何以能壮大至后世一举取代大明?
再想想皇帝这次北伐就跟瞎胡闹一样的种种安排,这些人心中都涌出不好的预感。
——指不定就是这次北伐大败亏输,这位天子又不服输,此后继续穷兵黩武,一次次北伐,一次次失败,弄得跟汉武帝晚年一样江山凋弊!于是大明江河日下,起义不绝如屡,以至于最后被农民起义推翻,又被鞑靼趁虚而入夺了江山!
——以这位大明天子所展露出来的秉性,这个猜测怎么想都很有可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