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三国]穿越后我开启了病弱主公路线(202)

作者:醉酒花间 时间:2022-05-04 07:25 标签:爽文 无CP 基建 古典名著 历史衍生

  他做了什么?小皇帝为什么这么怕他?
  原焕无奈笑笑,小皇帝初来乍到,防备心重很正常,刚到生地方就表现的跟在自己家一样才奇怪,如果真的是那样,他反而要怀疑小皇帝是不是被人掉包了。
  府上已经准备好热水,侍女仆从低眉顺眼带天子去客房洗漱解乏,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长安和邺城距离不近,一路上不知道遇到多少艰辛,先养好精神,养好精神再说其他。
  原焕温声细语让人带小皇帝去休息,跟在小皇帝身边的侍卫和宦官也分别安排院落,这几天先在府上暂住,等过几天收拾出另外的宅子,再让天子单独居住。
  小黄门和侍卫们分别被带下去,看到热水热饭激动的热泪盈眶,很快将其他人抛之脑后,人高马大的卫固卫仲坚走在几个年纪不大的宦官中显得格格不入,挠了挠头试图和他们一起走,结果刚走两步就被带去了别的地方。
  原焕脱了沾了风雪的大氅,修长的双手在炉子上烤着,燃烧着的火焰衬的他的双手更加苍白,出门不好带手炉,身上裹了好几层也感觉不到暖意,再这么下去,他下次出门怕不是要随身携带火炉。
  “小皇帝来的匆忙,主公让文若和公与去迎接也无妨,何必非要折腾自己?”郭嘉抖抖身上的雪,怕把寒气儿过给他们家主公,身上暖和起来之前甚至不敢靠太近,这年头像他这么贴心的人已经不多见了,看那吕大傻子,刚从城外回来就往主公身边凑,还嫌主公天天喝的汤药少是吧。
  吕布被硬扯着拉到屏风底下,虎着脸看着不知道发什么神经的郭奉孝,捏捏拳头想揍人。
  郭嘉扯扯嘴角,拍拍这家伙身上那比冰溜子还冻手的盔甲,冷笑一声先发制人,“奉先将军身强体壮,主公却受不得寒,凑那么近冻着主公,奉先将军会亲自煎药不成?”
  吕布张了张嘴,梗着脖子为自己辩驳,“本将军哪儿凑得近了,明明离主公还有老长一段距离。”
  嘴上说着不服气,身体却非常诚实的又往后撤了两步,生怕真的把寒气儿过给他们家主公,让郭奉孝这家伙挤兑两句不碍事,害主公生病他可就罪过大了。
  沮授脚步沉重从他们身边走过,神色复杂看了看吕布,再看看郭嘉,最终落到他旁边的荀彧身上。
  荀彧无奈的摊摊手,这两个家伙整日斗嘴,不知道那句话戳着他们心窝子就能吵起来,连刚进书院读书的小公子都比他们稳重,要不是主公身边缺不得他们,他甚至想提议把人派出去一个。
  别管派谁出去,只要能走一个,剩下那个就能消停下来。
  一个个的年纪也不小了,怎么就那么不爱惜颜面呢?
  郭奉孝揉揉鼻子,掩袖打了个喷嚏,咳嗽两声看向荀彧,“文若,你是不是又念叨我了?”
  荀彧从容自若的摇摇头,“奉孝可能是在外面站的时间有点长,不小心受了凉,待会儿让侍女送碗姜汤过来,着凉不是小事,万一发病就不好了。”
  郭嘉:!!!
  “那什么,嘉刚才什么都没有说。”
  他只是说了一句,荀文若为什么这么害人,他不说了还不成吗?
  郭奉孝改口改的迅速,可惜已经晚了,他们家主公听到他们的话已经派人去煮姜汤,在做所有人一人一碗,谁都不能少。
  风雪天出去总会被风吹到,回来驱驱寒总没坏处。
  郭嘉目光幽幽看向好友,损人不利己,何苦如此?
  荀彧微微一笑,端的是君子雅然,不光不觉得有问题,甚至还煞有其事的朝他们家主公拱手道谢,“多谢主公赏赐。”
  原焕:……
  行吧,你们开心就好。
  会客室的空间比书房大,几个人落座不久,府上的仆从便把卫固带了过来。
  原焕抬手示意他在旁边坐下,“卫侍郎先入座。”
  “多谢州牧大人。”卫固有些紧张,注意到软垫旁边就是他心心念念的吕温侯后心脏都要跳了出来,“见、见过温侯。”
  吕布上下打量了他一阵,确信自己以前没见过这人,在他们家主公面前不好太不给他面子,于是点点头权做打招呼。
  他吕奉先威名远扬,认识他的人多很正常,天底下那么多人知道他的威名,他不可能每个人都认识,这人既然和他打招呼,估计也是拜服在他威名之下的无数人之一。
  既然如此,那就给个好脸色吧。
  吕大将军心中想着,面上愈发严肃,不能让人发现他的心情,一个合格的天下第一武将,就要这么不苟言笑才更有威严。
  郭嘉嘴角微抽,借着喝茶的动作掩盖自己的动作,吕大傻子就坐在他对面,他怕再看下去就会忍不住笑出声。
  原焕屈起指节轻轻敲敲桌案,让走神的赶紧回神,然后让卫固来说如今关中的情况。
  现在传信去关中已经来不及了,如果王允真的激起民愤导致百姓群起而攻之,整个关中几百万百姓,只怕又是一个黄巾之乱,消息想送出来也不容易。
  卫固坐正身子,提起关中的现状有满肚子话要说,他到长安之前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在皇帝身边当了几个月的黄门侍郎,现在骂人的话可以连说三天不带重样儿。
  不是他特意学的,而是宫里上下都在骂,他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学会了。
  要说骂什么?当然是那祸国殃民的王允王司徒!
  天子居于深宫,外面的消息都是从旁人口中听到,卢尚书病逝之后,杨司空也病倒了,能够教导皇帝的两位老臣都没法进宫,能传递消息的就只有随侍宫廷的其他人。
  他身为黄门侍郎,这种事情自然是当仁不让,便主动承担起每日给天子汇报消息的活儿。
  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才知道王允的行事有多丧心病狂。
  他从河东来到长安时,关中百姓的日子过的虽然艰难,但是好歹能活下去,所有人都在等夏种,只要没有战乱,他们下一季收成就能保住,只要能保住一季收成,接下来一年的粮食就有了。
  朝廷免除他们一年的赋税,留下来的那些粮食足够他们度过青黄不接的时候,甚至不用像以前一样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那会儿的百姓数着日子期待耕种,谁也没想到朝廷只是表面说的好,实际上根本没给他们留安心耕种的机会。
  长安附近的城池郡县在董卓迁都之后遭受洗劫,很长时间都没有恢复过来,如果没有那些从洛阳迁过来的百姓,关中一带到现在依旧是千里无鸡鸣。
  天子仁慈,知道百姓日子过的艰难,为了安抚百姓特意开仓放粮,百姓缺衣少粮已久,连续几次开仓放粮保住了不少人的性命。
  可是接下来,王司徒每次都以粮仓无粮的理由阻止皇帝镇赈济百姓,皇帝年纪小,账册不在他手里他也不知道真假,只能放弃继续开仓放粮。
  只是这些还没什么,之前几次的粮食分发到百姓手中,正好也到了夏种的时候,没有救济粮也饿不死人,整个关中都对长安城里的皇帝陛下感恩戴德,形势可以说是一片大好。
  他当时从河东到长安,还以为族长是看天子有魄力,能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让关中百姓心悦诚服并不容易,如果形势能继续保持下去,大汉未必不能起死回生。
  结果可好,全是错觉!
  皇帝的确是个爱护百姓的性子,可是朝廷里的官员不是,不能说所有人都不是,只能说绝大部分都只顾勾心斗角完全不顾百姓,想来也是,真正有本事的都去投奔手里有兵的诸侯去了,哪儿会留在长安城陪他们玩心计。
  汉室式微,留在一个没多少权利的朝廷,就是官位再高又有什么用,不如出去带兵打仗挥斥方遒,成则建功立业,败则埋骨沙场,这才是有志之士该做的事情。
  咳咳、扯远了,总之就是,朝廷不靠谱,非常不靠谱。
  天子在年后就下达诏令免除关中百姓一年赋税,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王司徒竟然把诏令改了,说只免除从洛阳迁来的那些百姓的赋税,关中本土的百姓该纳税还得纳税,不然就以逃税的罪名抄家下狱。
  从洛阳迁来的百姓中还有不少富户幸存,关中百姓经过凉州兵马的劫掠那是真的穷,朝廷朝令夕改,他们上哪儿拿粮食交税?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