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炼药师在现代(126)

作者:米纸皮 时间:2024-06-17 15:39 标签:仙侠修真 情有独钟 轻松 异能 励志

  孔国权太忙了,摆了摆手,说:“让他们年轻人去吧,我去了他们也放不开。”
  宁栀跟王佳凤有约,也拒绝了。
  黎父有点失望。
  除了值夜班的医生和护士,全科室的人他都请了,可他真正想邀请的还是孔国权和宁栀。
  结果这两人都不来。
  换了衣服,师生两个在电梯口碰上。
  孔国权惊讶道:“那个黎老板不是请你们吃饭吗?你怎么没去?”
  宁栀抬腕看了下时间,说:“我跟人有约。”
  孔国权哦了一声,两人在停车场分别。
  宁栀上了车,翻出王佳凤发给他的定位信息,开车朝着市中心驶去。
  王佳凤和他约好的见面地点在市区一家有名的空中茶餐厅,算是星城一个比较有名的网红打卡景点,很受年轻人欢迎。
  餐厅位于星城的地标建筑漓湘大厦的顶层,位置特殊。
  抬头便是天,低头则是漓湘河美景。
  尤其是夜晚,坐在餐厅里,抬头仰望星空,璀璨的群星触手可及,衬着漓湘河畔点点渔火,有种恍如隔世的时空感。
  “栀栀,想吃什么?今天阿姨请客,不用客气。”王佳凤笑着把菜单递给他。
  “你点吧,我不挑,什么都吃。”
  王佳凤估摸着宁栀的饭量点了菜,还想要再客气几句,被宁栀打断了。
  “您有什么事就直接说吧,用不着这么客气。”
  王佳凤一想也是,道:“阿姨知道你忙,那我就直说了。”
  王佳凤搬来星城后,成立了一个白血病基金会,专门帮助那些家境贫困的儿童白血病患者接受治疗。
  去年的时候,有一名志愿者找上她,让她诉说了一个距离星城两千多公里靠近边境的叫西塘小城镇里发生的故事。
  二十多年前,西塘政府为了发展经济,以优渥的条件引进了一家化工厂。
  结果因为化工厂排污不合格,导致当地土壤和水源遭到严重污染,以至于后来镇上和周边村子的新生儿很多都患上了白血病。
  过去几个月王佳凤亲自前往西塘,走访了镇上和周边的村子,确认了这件事的真实性。
  想到那些年幼的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将要遭遇的不幸,王佳凤觉得很心痛。
  她自己的女儿生过白血病,王佳凤太明白这条抗癌之路的艰难和辛苦。
  她还好一点。
  毕竟她和前夫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
  可西塘那些患病的孩子们很多都是贫困家庭,无力支付高昂的治疗费用。
  迫于经济压力,很多家庭在给孩子确诊为白血病之后,直接就放弃了治疗。
  与其为了一个生病的孩子倾家荡产,他们宁愿选择再生一个健康的孩子。
  王佳凤在西塘走访的那几个月,就遇见了两个被丢弃的孩童。
  一个是生病后治疗了两年,家里实在无力承担,家长把孩子扔在医院不管了。
  还有一个是单亲家庭,父亲已经过世,母亲前不久在孩子住院期间遭遇了车祸身亡,亲戚们都不想接收这个生了重病的孩子。
  如今两个孩子都被暂时安置在一家福利机构。
  一般的福利机构正常孩子生活都很艰难,两个得了白血病的孩子下场会如何,王佳凤不用想都知道。
  “那你想要我怎么做呢?”宁栀问道。
  他也很同情这些孩子。
  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帮助他们。
  若只是一个孩子倒是好办,他费点心神用心给他治疗就是了,可听王佳凤的意思这样的孩子有很多,他一个人是治疗不过来的。
  而且哪怕他治好了这两个孩子,那些有生病孩子的家庭看到了希望,难免不会生出将孩子丢弃扔包袱的想法。
  反正扔了也会有好心人帮忙治疗,他们何必浪费钱财呢?
  宁栀担心的事王佳凤也考虑过,她想了想,说:“我已经和西塘当地的民政福利部门联系过,若是那个父母双亡的孩子实在没有亲戚愿意收养,我就以基金会的名义资助她,到时候还请您帮忙给她治病。”
  至于另一个被故意丢弃的孩子,听说后来派出所的民警已经想办法联系到了他的父母,如今孩子已经被带回家了。
  “栀栀,我知道让你给人治白血病很费心神,但这个孩子实在太可怜了,我想到了能帮上忙的人只有你——”王佳凤道,“钱不是问题,我会以基金会的名义付治疗费的。”
  “可以。”宁栀道,“您也知道我如今在医院实习,还要准备考研的事,没有太多时间,只能您把人带到星城来。”
  “这个没问题。”王佳凤高兴地道,“等我安排好,到时候再告诉你。”


第099章
  谈完正事,宁栀也比较有心情享用美食。
  这家餐厅走的是港式风味,味道不错,宁栀吃得很开心。
  如果说这个世界除了炼器技术令他大开眼界之外,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就是美食了。
  很难想象这些凡人能将那些普通的食材做得如此美味,且风味多样。
  宁栀这种不怎么贪口舌之欲的人都有点欲罢不能,彻底摒弃了食之无味的辟谷丹。
  王佳凤见他喜欢,临走的时候给他每样打包了一份。
  吃完晚饭回到家,杨晓曼和宁奶奶正坐在客厅里看电视边等他。
  “回来了?”杨晓曼跟他打招呼,问,“王女士找你有什么事呀?”
  宁栀说:“她让我给个孩子治病。”
  他把今天王佳凤找她的事简略地说了一遍。
  听到西塘那么多生病的孩子,心软的宁奶奶立刻就上心了:“哎,这是做好事。那你就好好地给人治病吧,钱少点也没事,奶奶补给你啊。”
  宁栀有点哭笑不得:“知道了,我只收药钱。”
  说实话除了李征,他给别的人治病基本都只收药钱,治疗费从来就没收过好吗?
  宁奶奶就夸他:“我们栀栀心肠好,做好事以后会有好报的。”
  杨晓曼想得有点多,问:“那些孩子以后怎么办?政府工厂什么的就没给点赔偿吗?”
  以前宁嘉锐身体也不好,她和宁成周也不是一开始就有钱的,曾经也经历过一段入不敷出的贫苦日子,很能理解西塘的那些患病家庭。
  尤其那些孩子们之所以患上疾病还是人为因数导致的,杨晓曼都不敢想象那些家庭会有多么绝望。
  宁栀道:“这个我也不太清楚,王女士应该会想办法吧。”
  她好像请了个律师,咨询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宁成周不太看好这种维权活动,说:“那工厂现在应该不在了吧?这种情况维起权来就比较麻烦,费时费力不说,弄得不好还很容易惹祸上身。”
  宁奶奶就哎哟了一声,道:“真是造孽哟!”
  宁成周站在生意人的角度,评价得十分中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前些年大家都穷,一个镇上能建个工厂,可以帮着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那个时候谁能想这么多呢?”
  环保也是后来经济发展起来了才开始注意这个问题。
  以前饭都吃不饱的时候,谁有精力管这个。
  他还记得小的时候家后面有条河,里面很多鱼。
  那个时候大家在屋后头随便搭个罾,闲的时候把渔网放下去,有空了再收上来,每回网里都能收获不少小鱼小虾。
  后来镇上建了家纸厂,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进河里。
  自那以后河里的水就一直是漆黑的,散发出一股难闻的腐臭气味。
  那个时候河里别说鱼了,连水草都不长。
  直到后来纸厂关闭,河水才又重新清澈起来,但鱼却没有了。
  宁奶奶听了,有些若有所思,语重心长地对宁成周说:“你搞那个什么工厂,可别像他们那样干些害人干己的事啊。钱赚多赚少都是过日子,凡事朝着三个孩子多想想,多积点德。别为了几个臭钱良心都不要了。”
  宁成周莫名挨了老娘一顿训斥,只觉十分无辜。
  “好的好的,我绝对不敢赚那些昧良心钱的,您就放心吧。”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