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种田养猫崽[星际](102)
“很好,保持这样的节奏,让手指随着泥巴的转动而流动。”陶爷爷在一旁不断地鼓励道。
泥碗渐渐在江晓手上成型,虽然样子并没有很好看,但是这是他第一次尝试着自己拉胚,成就感十足。
所有人都围了上来看了看台上的泥碗,笑着对他赞扬道:“不错不错,第一次有这种效果已经很棒了。”
陶晋的泥碗肉眼可见的比江晓的更加的细腻有型,但是其他爷爷们就瞅了一眼,目露嫌弃地说:“看来还得多练,这种手艺拿出去别丢了我家的面子。”
赤裸裸的双标让江晓有些不好意思,直播间里的大家也被这一幕笑到,爷爷奶奶们也太可爱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拉胚区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特有的清香,每个人的心都沉浸在这一刻的创造之中。
“好了,这一步就到这里,带上你们的碗。”陶爷爷看了看时间,笑着宣布,“接下来,我带你们去看看上釉区,那里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象。”
【古蓝星学者:这个过程好治愈,自己想要什么形状就能捏什么形状,我也想试试。】
【古蓝星爱好者:真好啊,你们没看到大家都在夸晓晓嘛,而且他们看起来很开心。】
【小虎鲸:不止他们开心,我也很开心,嘴角都要抽抽了,哈哈哈哈。】
众人跟随陶爷爷走出拉胚区,心中充满了期待,小蜜蜂直播器紧紧跟随着江晓,忠实记录下这一切给大家观看。
“这是我们的上釉区,大家可以看看。”陶爷爷带着大家进入到一个大房间,里面放了好多个大桶,大桶中装入了很多不知名的液体,颜色各异。
几名中年人在认真的观察着机器人将每一个胎体放入大桶中,仔细翻动,以保证每个部位都能均匀地覆盖上釉料。机器人动作熟练而细致,中年人也看得仔细。
“这些大桶里面装的都是釉料,陶器主要是使用低温釉,与瓷器并不一样。”说着走进了大桶,大桶中的釉水颜色并不好看,甚至像是带着些黏腻感。
“上釉是一项技术活,需要经验丰富的人才能掌握好釉料的厚度与均匀度,这对作品的美观和实用性至关重要。”甘爷爷不知道何时来到了江晓身边,对着他解释。
“陶灿你过来一下。”陶爷爷向着其中一名中年人招手,“这是我的子侄,我们这儿最好的上釉师傅之一,虽然是操作着机器人们上釉,但是也缺少不了人为的控制。”
“叔叔,您找我。”陶灿对着陶爷爷露出憨憨的笑容,好似才看到旁边的人,赶紧打招呼,“叔叔婶婶、甘伯伯,还有两个小朋友和小猫猫你们好。”
江晓和陶晋赶忙回道:“陶叔叔好。”
【小虎鲸:这个叔叔怎么看起来憨憨的,哈哈哈。】
“这是晓晓,今天带大家来参观一下我们工坊,你给大家讲解一下上釉吧,顺便将他们两个做的碗也上一遍釉。”陶爷爷嘱咐道。
江晓和陶晋将手上的碗双手递了过去,陶灿拿过碗发现碗还是湿的,将两个碗放进了烘箱,这是陶厂订制的烘箱,能快速将胚体烘干。
不一会儿,烘箱就停止了工作,陶灿从烘箱中将两个已经干燥的碗拿了出来,看了看胚体,眉头有些紧皱,看来是不太满意两个年轻人制作的泥胚。
直播间里的人也和江晓和陶晋一样盯着面前的大叔,就怕他说不满意的话,但是陶叔叔什么也没说,拿出一把刮刀轻轻的将两只碗的表面给刮了一遍,直到胎体变得光滑,皱着的双眉才舒展开来。
【哈雷哈雷:我为什么这么紧张,明明大叔什么也没说,但是我大气都不敢说。】
【古蓝星爱好者:这就是匠人精神吧,追求完美。】
陶叔叔拿着两只干燥好的碗走到了一个大桶前,他打算亲自动手,将其缓缓放入装满透明釉料的大桶里。
他一边操作一边讲解:“上釉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动作要稳,不能太急躁,否则釉面容易出现气泡或者厚薄不均的情况。”
江晓和陶晋不由自主地往前靠了过去,想要更清楚地看到这个过程,小蜜蜂直播器捕捉到了每一个细节,并通过网络将这一刻分享给了更多的观众。
随着陶叔叔的操作结束,两个釉色均匀、光泽亮丽的胎体呈现在大家面前,所有人都发出了惊叹声。
陶爷爷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不错,手艺已经勉强能过关了。”
陶灿憨憨一笑,“还要多学习才行,现在技术只能算是一般。”
听着他谦虚的话,陶爷爷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喜欢小辈们保持住一颗学习向上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其他的爷爷奶奶们也很满意自己听到的。
“这些胎体还需要经过高温烧制,才能成为真正的瓷器。我带着大家去参观烧制过程。”说完,陶爷爷便引导着大家离开了上釉区前往烧制区。
在前往烧制区的路上,甘爷爷声音轻柔地跟江晓说:“其实啊,制陶不仅仅是技术活儿,更是一种修行。每一次制作都是一次心灵的沉淀,当你真正投入到其中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是一种享受。”
【古蓝星学者:的确是这样,只有真正从内心深处喜欢这样,才能享受到这种乐趣。】
【研究所研究员:很厉害,用泥土就能制作出这么多器具,古蓝星先祖们真的很有创造力。】
离烧制区越近越发感觉到空气中的热度,闷热的空气中传来敲击声,闷闷的声音一听就是瓷器碰撞的产生。
随着步伐的迈进,烧制区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这里不同于上釉区的宁静与整洁,而是充满了热力与活力。
几座陌生的大窑口矗立着,不时从窑口冒出几缕青烟,伴随着热浪扑面而来。一些爷爷奶奶正忙碌着,有的在检查即将入窑的半成品,有的则是在调整窑火。
“这是窑口,专门用于烧制陶器,以前的窑口需要人亲自控制燃料的用量把握窑内温度,但是由于高科技发展,现在的窑口只需要调整温度就能将窑内温度控制到位。”陶爷爷指着几口大窑口说着。
“制陶烧制的温度需要控制在700-800度,因为普通的黏土不耐高温烧制所以将温度控制在这个范围内更加的合适。”
望着前面的几口大窑,让直播间里的人生出了一种敬畏之情,没想到陶器需要如此高的温度才能烧制而成。
【古蓝星学者:看来这里的每一道工序都有其独到之处,烧制环节更是考验工匠的经验和技术。】
【研究所研究员:是啊,现在的自动化生产线虽然效率高,但是这种传统的手工技艺背后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是无法替代的。】
【蓝尾巴:我本以为这种陶器就是机器化量产,毕竟卖得如此便宜,看了今天的直播后我发现我错了,每一个都是经过无数人把关才能做成的成品,最终到达我们手上的都是精品。】
【古蓝星爱好者:我又去下单了几套陶碗,看了这个直播后我越发觉得陶器古朴大气,又富有韵味。】
陶爷爷指着前方最大的一座窑口说,“这是我们这里最大的窑口之一,它可以一次烧制上千件陶器,也是我们家族的骄傲。”
他开始解释起烧制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通过控制火焰的大小和温度来确保瓷器的质量。江晓和陶晋聚精会神地听着,连甜宝也不例外,两人一猫不时发出惊叹声,显然都被这项古老技艺背后的科学与艺术所吸引。
“今天你们自己制作的陶碗即将放入这件承载着陶家上千年荣耀的窑口中,经由高温煅烧获得新生。”陶爷爷自豪地说。
“当你们的作品进入这个古老的窑炉后,他们将经历一场脱变,在这个过程中,火焰就像是魔术师,它将改变陶土的本质,使他们变得更加坚硬耐用。”
所有人听得入迷,连直播间里的大家也没例外,虽然他们不能亲自参与进这场盛会,但是他们能想象着陶碗进入窑炉在火焰中逐渐转变的模样,心中充满了期待。
陶爷爷似乎看透了他们的心情,微笑着继续说道:“每次开窑都是一次惊喜,因为即使是最有经验的工匠也无法完全预测出每一件作品最后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