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玄幻灵异>

天灾求生之平安喜乐(84)

作者:狸奴不吃鱼 时间:2024-06-04 10:40 标签:种田文 末世 天作之合 随身空间 日常 囤货

  农村人家囤粮再多,也就一年的量,每年新粮出来都会把旧粮卖了。因而这场祸事带来的困难,对农村而言,也只是暂时隐藏于和平之下。
  罗勉知道他们的好意,却是摇摇头,“这段时间挣得,再加上宁宁先前在镇上废墟里翻出来的,够我们吃上两个月的,想攒点吃的总有办法,真要困难了学着以前吃糠咽菜也不是不行。可我若不在家,过两天回来的人多了,难保有心怀不轨的盯上他们。”
  四只狗再厉害,没个能打的人帮忙,它们也落森*晚*整*理不到什么好下场。
  听他这么说,再想想他家另外两口人,劝诫的人也不开口了,改而忧心起自家人来。
  罗勉家留下两男的都怕遇到偷抢的,他们家里老婆孩子战斗力更低,连看家护院的狗都没有,岂不是更加危险?
  一时间,几人都重新盘算起来。


第六十七章 (二合一)
  两天的活计结束得很快,罗勉和登记人员核算了没拿物资的天数,拿着批单上车挑拣物资。
  家里的东西基本都有,罗勉挑选起来也就随意很多,拿了两包虾米和一包面粉,又挑了不少面条,起身时看见有五包一提的火鸡面,顺手拿了两提。
  种子区东西倒是不少,他挑挑拣拣拿了些常吃的青菜种子,翻找时看见包西瓜种,就也拿了出来。
  算算已经拿出来的物资价值,罗勉先把东西提到车厢边缘,翻身下去让战士称重核实,转而上了另一辆车,这辆车上的东西价值远低于食物种子,罗勉记得他在这边看见过不少小玩偶,他翻了翻挑了一袋子出来准备带回去给家里的猫狗玩。
  将玩偶放到旁边,罗勉又拿了些布料和针线剪刀,简单的缝合他们还是可以做的,带回去要是需要缝什么小东西,也省得拆自家的衣服。
  扶着核实检查的战士多看了眼那包玩偶,有些惊讶地看了眼罗勉,倒是没有多说什么,确定价值和定好的工钱等值后,就让人提着东西离开了。
  大包小包一大堆,罗勉心情愉悦地回到家里。
  俞少宁和陆长川听见动静出来,看他这样不由跟着笑起来。
  这下,总算是能轻松些了。
  ·
  卡车最后一次运走这片土地上的砖墙碎石,一户户人家或徒步或开车回来,军卡跟在他们后方,上面是百姓家里的存货。
  车路上人群密集,车子卸货又耗费时间,时不时堵上一次,罗勉他们这边的主路也逐渐热闹起来。
  俞少宁端着冷茶走出来,站在走廊上眺望前面的大路。
  行人连绵,明明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偏偏和身边人说话时满面笑意,好似回到家里后,未来就一片光明了。
  或许在他们心里也确实是这样想的。
  俞少宁喝完杯中的茶水,转身回到厨房时,心里粗略算了下冬天到来的时间。
  其实前世每天都奔波在生存路上,根本分不清具体的日期,他只记得是有一天晚上忽然大降温,将他从睡梦中冻醒,要不是当时已经获得空间往里塞了些没什么人拿的被褥,冬天到来的第一天他就冻死了。
  那年的冬天也确实死了很多人……
  过去的记忆已经没办法影响如今的俞少宁,他找出水杯装了两大杯上山继续干活。
  家里的引火柴不足,三人商量着,把已经枯萎了的竹子给砍翻处理了拖回去,毕竟竹子易燃,竹枝竹叶都是极好用的引火柴。
  上到山上,陆外公正在将一摞竹枝捆扎实,干枯的树叶随着他的动作簌簌作响,落下。
  俞少宁将水递给两人,“喝点歇歇吧。”
  说着,他将旁边已经捆好的竹枝收进空间里,罗勉放下刀甩了甩手,拧开瓶盖喝了口水问道:“咱家院子没来人吧?”
  那么多人行进在院子前方,保不准有心思不好的见他家还是以前的模样,想要翻进家里偷摸拿点东西的。
  俞少宁摇摇头:“甜甜守在门口附近呢,就是不知道另外三只去哪儿了。”
  听说家里的狗守着,罗勉不由笑:“还真没白养。”
  说完又道:“说不定是守着山上围墙呢,我刚拖竹子过来的时候,看见安安在围墙边缘晃悠。”
  陆长川失笑:“你这说的,跟它们会分工合作似的。”
  罗勉摸摸下巴,“这也保不准嘛。”
  三人说了会儿话,罗勉就继续将竹枝从竹竿上剃下来,陆长川多休息了会儿,等周围的竹枝数量差不多后,才将其拖过来叠在一起。
  两人忙活过来正正好,俞少宁也不插手他们的事情,而是将竹子分割成空间里能塞下的大小,收入空间后再运到院子里。
  先前堆在院子里的草叶干了不少,现下已经收到了一处堆叠着,俞少宁将空间里的竹枝和竹竿放到太阳晒得到的地方,稍微收拾了下,就重新上山帮忙。
  -
  他们家忙活得热火朝天,才搬回来的人家也同样脚不沾地。
  首先就是要收拾家里,虽说房子没有以前的规格,但也是四间房一个厕所一个火塘的配置,要布置好很是耗费时间。
  另外就是火塘虽然够大,但没有灶台,没有火塘坑,更别说挂锅子的吊竹竿,这些都是需要他们自己弄的。先前的世道过得好,也不是人人都有这么个手艺,会这一手的人还多了个赚粮食的机会。
  现下稻田已经荒废,再种也来不及了,家里能干农活的都拿着锄头下了田,要将已经干燥的田土翻出来种下土豆红薯之类能够饱腹的食物。
  其实常理来说,土豆生长周期是两到三个月,红薯生长周期还要长些,如今已经迈入十月,种这些有些迟了。
  但他们这边向来气温适宜,只要不是一入冬就下大雪,土豆红薯就还能长长。
  人们分散在田地里,好似一个个小小劳工,弯腰辛劳间面上还带着笑。
  罗勉估摸了下这两天弄回去的竹枝竹竿,道:“明儿我们也去开田,这山上就先不管了。”
  俞少宁想想,问:“也种土豆红薯?”
  罗勉:“咱家地多,种几亩田土豆红薯,再种些生菜菠菜韭菜,这都是长得快的。”
  说起长得快,俞少宁想起家里那些西红柿,不由担心:“以前长得快,现在可不一定了。”
  听到他这话,陆长川和罗勉都不由沉默下来,站在山上眺望田里忙活的人们,不由忧心,只希望土豆和红薯不在其中吧。
  最后还是罗勉道:“长得慢就长得慢,咱们明面上也得上当才行。”
  俞少宁很快明白他这话的意思,没再开口说别的。
  ·
  说干就干,上午一家人还在山上砍枯竹,下午就拿着锄头到了田里。
  柔软的泥土贴合着脚底,俞少宁皱着眉不太适应地走了两圈,这才抬步才边缘开始锄地。
  他如今力气大了不少,锄地的基础技巧也会,虽说慢了点,但也似模似样的,周围干活的婶子大伯友善笑笑,还有那热心地指点他该怎么做。这是好意,俞少宁当然不会拒绝,跟着改变自己的姿势和动作。
  比起俞少宁,罗勉就是干活的一把好手,祖孙俩加起来都没他一个人顶用,半天下来竟是锄好了两亩地,堪称神速。
  就是累也累够呛,停下来后,罗勉坐在地上好半天起不来身。
  天色已经擦黑,不远处的主路上还有人在往上走要回家,两人也不敢让他一个人在这里坐着,因而陆长川交代一声,先一步拿着锄头回家做饭去了。
  罗勉歇了会儿缓过来些许,见俞少宁还站在身边看路上行进的人群,不由伸手拉了拉他,“看什么呢?”
  俞少宁顺着他的力道坐下,道:“我在想,他们回家后还来得及种地吗?”
  施工团队建造房屋本来就是赶着时间忙活的,这些人才从避难所回去,等收拾好家里再去种地,怕是没什么食物能够及时生长出来。
  罗勉闻言跟着看向那边,轻声道:“没关系的,总能想到办法的。”
  他们这里是山村啊,家里多少都有些存粮和干货,如果要求只是活着的话,想来应该能撑过这个冬天。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