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17)
“不知道她打什么主意,就离她远点儿吧。”司空给她出主意,“王大娘的儿子是给人做西席的,读书人,懂道理,您跟她倒是能来往来往。王大娘跟这位陈娘子走得近吗?”
一席话说的顾婆子也踌躇起来了,“她们的关系好像不怎么好,陈娘子说约我们一起拜佛,王大娘还有些不乐意,是我劝着她的……哎哟,可别回头把王大娘也给算计上了。”
司空觉得王大娘就在陈娘子家隔壁,要算计,肯定一早就算计过了。当务之急,是先把顾婆子从麻烦里摘出来。
--------------------
作者有话要说:
坚决阻止发展下线!
第14章 酒友
顾婆子生怕会连累了自己的老姐妹,一直到吃饭的时候还有些忧心忡忡。一会儿嘀咕王大娘不知道有没有被陈娘子邀请过,一会儿又说她都亲口答应了,冷不丁再说不去了,会不会得罪人。
司空也觉得拒绝是必须的,但也确实不必在明面上得罪人。
“这样,”司空给她出主意,“明天我去衙门里问问,也该到发工钱的时候了,你就跟陈娘子说,我托你帮我去孤云寺送银钱,这个事儿比较着急。下回再跟她一起去青水庵。”
顾婆子迟疑,“能行?”
“能行。”司空肯定的点头,“就说我托给你的事比较着急。就说……被养在村里的两个小娘子家里有人病了,要抓药,急等着用钱。”
顾婆子知道孤云寺收养了不少孤儿,男孩子留在寺庙里养着,小娘子就送到了附近的村子里,托村民们养着。庙里也会给他们一些物质上的照顾,比如会雇佣他们来耕种寺庙的田地之类的。
“那行,”顾婆子忙说:“我明天去说。我不去了,你王大娘跟她关系平平,肯定也不会去了。我再悄悄嘱咐嘱咐她。”
司空笑着点点头。
顾婆子解决了这个麻烦,心情也变好了,开始数落司空,“你的工钱也不算多,每个月这里分一点儿,那里分一点儿……啥时候才能攒下娶媳妇儿的钱呢?”
司空就笑了,“留下这些,我也够用了。”
顾婆子想了想说:“上次到王大娘家来做客的小娘子我看就挺好,手脚也勤快,还做得一手好针线……”
司空心里有些唏嘘。他以前也是前途无量的名校高材生,不管是父母还是他的师长,谈论起他的终身大事,都说要找一个才貌双全的。他师娘还曾经半真半假的跟他开玩笑,说学历低于硕士的不考虑。
如今,盘算起另一半儿的条件,竟然就只要求是个女的。
括弧:附加条件是四肢俱全,能干活。
唉。
他倒也不至于因为人家姑娘没念过大学就看不起人,只是单纯的有些感慨,感慨自己穿越一回,在婚恋市场上的价值也大幅缩水——他现在只是个干体力工作的底层小吏。没钱没地,无父无母。
没有任何有利的附加条件加持。
司空叹气,他发现当一个人掌握了一个时代完全用不上的知识,他存在的价值其实等同于文盲。
“我不娶媳妇儿。”司空一口拒绝了,“我也不打算要孩子。”
顾婆子愣了一下,“这怎么能行,传宗接代……”
司空冷笑,“你看,我也是个男丁,还不是被人随随便便就扔掉了。所以说,也不是所有的人家都看重传宗接代这件事的。”
顾婆子张了张嘴,想起了司空的身世,叹了口气,劝他说:“就因为你孤苦伶仃一个人,才要尽快娶妻生子,这样你才会有自己的家人。以后老了,也有人照顾你,陪着你,给你养老送终。”
司空不为所动,笑嘻嘻的跟她打岔,“您老不就是我的家人?”
“油嘴滑舌。”顾婆子又好气又好笑,“不娶媳妇儿,这哪行啊……”
司空思索了一下,小声对她说:“北边过几年,可能还得打起来。大娘,真要打仗了,我肯定是要去的。”
顾婆子目瞪口呆,“可是司空,你,你已经去过了啊。就算是青壮年轮流去,也该轮到别人了吧?”
司空笑而不言。
瓦桥关收复,重回大宋的治下,辽人怎会善罢甘休。停战和谈,不过就是给双方争取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
重燃战火,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司空或许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百姓,但生在这个时代,哪怕力量弱小,也总要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司空笑着安慰她,“您这样想,我至少还有一身的功夫,我去了,总比别人更有用一些。”
顾婆子还没说话,就听院墙外面一个男人的声音笑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这话说的好!”
大树下的顾婆子和司空两个人都吃了一惊,司空很快反应过来这是徐严的声音,连忙起身去开门,就见门外站着徐严和陈原礼,两个人手里都抱着东西,徐严还一手拎着一个至少十斤重的酒坛子。
“怎么是你们,”司空也是又惊又喜,连忙说:“快进来。”
陈原礼走进来,笑着跟顾婆子打招呼,“大娘,我们都是司空兄弟衙门里的同事,今日无事,来找他喝酒。”
顾婆子这把年纪了,也愿意家里热闹些,连忙请他们进来,“司空平素也没什么人来往,就要多些朋友才行……”
她指使司空端出屋里的长凳,又给他们加了一盏油灯,便回自己房里去了。
司空将陈原礼和徐严带来的酒菜分出一些送去了顾婆子的房里,回来时,见这两人已经不见外的喝上了。
司空端起面前的酒碗,笑着说:“没想到你们能过来,什么都没准备,让你们见笑了。”
徐严跟他碰个杯,大大咧咧的说:“这有啥可见笑的。我俩不请自来,就怕你家没有准备,这才带了些吃的喝的。刚才那大娘是……”
司空便道:“是房主。”
徐严呆了一下,有些无措的看看陈原礼,他这是不是戳到人家的痛脚了?
陈原礼白了他一眼,主动将话题岔开了,“刚才我俩走到院外,听到你说以后若有战事,你还要去北方。你之前去过?”
司空点点头,脸上露出笑容来,“瓦桥关大战的时候,我也在莫州。”
徐严一拍膝盖,“这说起来可不就近了么,我们跟着我家大人攻东路。”
“我知道。”司空说:“我在关将军麾下……凤家军威名赫赫,尤其是凤家的几位小将,哪个没听说过。”
几个人又干了一杯。
陈原礼有些诧异,“你那时才多大?”
“十四了。”司空笑得有些腼腆,“我从小在孤云寺长大。那年辽人犯边的消息传来,大和尚们就开始收拾行囊,要去北方边境。棍棒家伙都带上了,还带了不少草药。我就跟着一起去了。”
徐严张大嘴巴,“好家伙……”
陈原礼却露出敬佩的神色,“孤云寺的武僧,前朝曾经受过朝廷的嘉奖,听说天禧年间,西京一带有流寇作乱,就是孤云寺的武僧组织民夫平息了这一股流寇。”
徐严连连点头,“听说太宗北伐的时候,孤云寺的武僧也追随太宗一起北上。可惜……”
可惜两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
司空端起酒碗,三人碰杯,各自干了。
司空给三人斟满,举起酒碗笑道:“这一碗酒,敬凤老将军。”
三年前,凤老将军与关将军趁着辽兴宗驾崩,几位皇子争夺大位的契机,率东西两路大军,沿河间府北上,一鼓作气打下了瓦桥关,气势若虹,继续向北推进到了燕州。
燕州也称幽州,曾被辽国当做东都,屯有重兵。不巧的是,辽道宗初登基,皇太叔耶律重元作乱,他以兵马大元帅的身份从燕州抽调兵力赶回皇廷驰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