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上(319)
李问这会儿其实已经清醒了,知道这个男人要回去将军府,他也不阻拦他,只 说道,“知道了,你走吧。”
赵向毅收回了手,从床上站了起来,说了一句,“嗯,我回去了。”就真的走 了,出去轻轻的把房门掩上。看到男人离去的背影,李问拉过被子把自己埋了起来 ,不一会又迷迷糊糊的睡过去了。
直到门外的小童来喊,他才醒来。
到了早朝,站到大殿上李问都还有点没睡醒,耳边听着那些人在吵来吵去的, 这些人永远是扯不完的皮,突然让他觉得这种日复一日的早朝上的让人觉得烦躁无 趣》
他有点不知道自己辛辛苦苦读了十几年的书,考了状元当了这个官是干嘛的, 难道就是为了每天来听这些人扯皮?他不由的在心里自嘲,不知道是他疯了,还是 这些人都疯了。
早朝在百官高喊的“皇上万岁万万岁”跪拜声中结束了。
散了朝后,外面的天都已经大亮了。
从宫里出来,李问回了翰林院上班,和着热水吃了两个自己带来的烧饼当早饭 ,吃完东西后脑子就困的不行,最后实在是撑不住了,趴在桌子上打了一个吨儿。
睡了半个时辰,醒来人才是完全清醒了。
手头上的活儿不忙,他就先把曹老翰林那儿得来的文稿继续整理完,把目录一 一的列出来。
如此就忙活了一个上午。
中午在翰林院吃的午膳,现在翰林院供的午膳都越来越差了,以前还能吃个半 饱,现在喝进去的都是一肚子的水,啃的两个粗粮馒头最多就只能顶上一个时辰,
撒两泡尿又觉得饿了。
他现在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天吃八顿都还觉得饿得荒,在翰林院这里供的午膳 最多只能顶上一个时辰,所以他每日都自己带了干粮过来,等下午还要啃点干粮填 肚子,不然这一天下来是顶不到放衙就会饿的受不了。遇上有人的时候,他还会分 一两个饼子给别人吃,好在他现在不差钱,请人吃个饼子还是请的起的。
到了下午,李问就把稿子校对完,和目录列好了。
《画三国》第二部 已经在收尾了,每一部画的差不多他就结尾,剩余情节就放 到下一部去继续画。《画三国》他是打算出五部,后面还有三部才能画完,所以节 奏上掌控好,到第五部画完应该是没什么问题。
整理好了稿子后,下午还有一点时间,李问就继续把剩余的两张图画好了,给 第二部 打上了结束。
还有皇上批准了他办报的事情,李问有点头疼的是现在整个报社就他一个光棍 司令,所以他现在是要尽快的找人手,把这个报社弄起来,出他们报社的第一份报 纸。
报社里面做事的人手不难找,京城这里到处都是读书人,到外面去找几个文笔 还可以的秀才,每日派人花几个钱雇人在外面收集了消息回来,写成稿子就成。还 有翰林院中的一堆学霸,不用也是浪费,翰林院中个个人都能写得了一手好文章 他可以找几位关系比较好的老翰林谈一谈,要是谈的下来的话,邀请对方当他们报 社的特约记者,可以长期合作。
其实稿子的事容易处理,大不了他亲自操刀都可以写,只是还有一个重要的问 题,就是他想找几个背景强大,能够扛事儿的。
报纸上报道的都是每日的时事新闻、政策,以及起到监督的作用,里面报道的 新闻消息必然会触及到某些人的利益、以及一些别人不愿意公开为人所知的事情。 一旦这个时候,找几个背景强大、能扛事儿的小伙伴就变得尤为重要了,但是这个 小伙伴就不好找。
等到翰林院下衙,李问都还在想到找人一起办报社的事情,他在脑子里把一些 人名删删减减,最后发现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少爷。”等在外面的李童见到他们少爷出来,迎了上去。
李问嗯了一声,心里还在想事情,说道,“我们到书店去一趟。”
“哦哦,好的。”李童没有问他们少爷要去书店干嘛,跟在他们少爷的身后走 就是了。
他们现在住到六元府来之后,到翰林院这里并不是很远,所以李问来回的路上 都是走路,很少坐马车。偶尔赵向毅会让人驾了马车来等他,不过今日没见到那辆 熟悉的马车,所以今儿那人是没有来。
从翰林院走到书店去有点距离,慢慢走就是了。
寒露一过,夜里已经开始降霜,霜打的树木的叶子都渐渐的变成了红色。
这个时节的天晚的快,以前下衙的这个时候还有大太阳,而现在西边只有一点 淡淡的金黄色,告诉着人们节气的变换。
这个时候街上摆着的摊子大多都收起来了,住在附近村子的百姓们都出了城回 家去了,只有住在城里的百姓还不赶着回去的,还在摆着摊子卖东西。路上路过卖 馄饨的摊子,远远的就闻到香味,李问的肚子饿的咕噜在叫了,下午吃的两个烧饼 都不知道吃到哪里去了。
“我们吃碗馄饨吧。“他们也不赶时间,不如吃碗馄饨再走。
卖馄饨的是一对中年夫妇,想来是为了想多赚几个钱,才在路边摆摊摆到现在 。李问看到小摊子收拾的干净,上面还有包好的馄饨,一个个跟小元宝儿似的,看 着就喜庆。
“哦,好。”李童的肚子也饿了,见到他们少爷说吃馄饨,他屁颠屁颠的跟着
过去。
“老板,来两碗馄饨。”
“好叻,小老爷坐会,这就来* ”
李问也不甚在意这是在街边,撩开下摆就坐到了小凳子上去,主仆二人坐在这 里等馄饨。
包好的混饨不够两碗,老板手快的又包了几个,抓了两把扔到水里面,等馄饨 浮起来,用勺子一捞,捞到了碗里,放上一把香葱,舀上一勺子清汤,两碗馄饨就 好了。
女人把煮好的混蚀端了上来,放到了桌子上,“两位老爷轻慢用。”
“谢谢。”李问点了点头,客气的道了一声谢。
女人说了一句“不客气”,就站到了后边没人的地方去,等着客人吃完了再去 是收拾桌子。
汤上面漂浮着香葱,刚煮起来的馄饨一个个汁润饱满,这个时代的猪不打瘦肉 精、不喂饲料,猪吃的都是五谷杂粮,因而猪肉的味道是原滋原味,所以咬一口馄 饨,里面的肉特别的香。
可能是因为肚子饿了,吃什么都觉得香。
李问一口一个馄饨,一口气就把一碗馄饨吃完了,连汤汁都喝的一点不剩。付 了两碗馄饨的钱,主仆二人起了身,路上见到有人卖包子,李问又掏钱让小童去买 几个包子,一连又吃了三四个包子,才觉得肚子有点饱意了。
“东家,你怎的来了?”这会儿书店还未关门,张掌柜见到他们东家过来,忙 的放下手上的算盘,把人往里面领。李问问了句掌柜的今日的生意如何,掌柜的笑 着说还可以,两个人进了里间的茶室,李问把整理好的手稿以及《画三国》的画稿 给掌柜。
“哎呦,今儿还有人来问这书的后续啥时候有,我说快了快了,这不,这么快 东家你就送过来了。”张掌柜见到画稿,高兴的笑了起来,说道,“我这就让后边 的师傅们连夜印刷出来。”
“行,这些事情你合理安排就好,还是要安排好时间,该休息的时候就休息。 ”李问说道,“这是曹振清曹老翰林所作的诗文,我已经排版整理好,你让印刷的 师傅不要弄乱了顺序,就按照我排列的这个顺序刊印。这上面有一张是曹老翰林的 画像,你让木雕师傅雕刻出来,这是作为书第一页的封面用的。”
“你记得叮嘱师傅,这些稿子不要弄脏还是弄坏了,等刊印完我还要还给曹老 翰林的。”
“好好,东家你放心,这些该主意的事情我都会叮嘱好下面的人的。”见这一 次不止是有画稿,还有翰林院里的老翰林的文集,张掌柜笑的见牙不见眼,仿佛见 到了大量的银子进他的口袋了。
李问也没在书店那里留太久,把文稿和画稿拿过来,叮嘱了张掌柜几句,他就 从书店那里走了。
皇上只给了太子三曰的时间,要把此次赈灾的善款筹集到。虽说是太子负责筹 集善款一事,但是这个收钱的活儿肯定不用太子殿下亲自去做,都是交代下去给下 面的官员去做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