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下(195)
夫夫两个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蒙学班办的倒是比想象中的更加顺利一些。
只是过程中也有一些闹心的,中途有好几个父母来找孩子,说是要带他们回家,这书他们不读了。
陆清一问才知道,这几个孩子都是自己偷跑出来上学的,家里头的父母根本不同意,这才要强行把他们拉回去。
都是八九岁的年纪,里面还有一个十一二岁的,这些毫无例外都是姑娘和哥儿。
这个年纪的姑娘和哥儿在家里已经能充当半个劳动力了,出来上学就相当于一天什么活都不干,当爹娘的大多数都是不乐意的。
可是孩子想读书,有些倔强的当场就跟父母吵了起来。扰了蒙学班的秩序,陆清让人过去劝说。
陆清听到其中一个孩子声音洪亮,看到眼睛里透露着倔强,他说:“阿爹阿娘,你们要是嫌我在家不干活,那我五更就起来给猪割草,早上出门之前我会把草料都铡好,把家里的水缸也都挑满,晚上回来吃完饭我洗碗,这样可以让我去读书吗?”
陆清都不忍心听下去了,旁边围观的人也纷纷劝道:“孩子这么懂事,想读书就让他去吧,何必这么为难孩子呢?”
那对爹娘脸上也没什么好脸色了,他们站在这里倒是让不少人都看了笑话,尤其是孩子她娘,刮了围观劝说的人一眼,道:“我呸!我看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怎么不让你家闺女去读书啊?轮到你你也不见得能这么大方!”
“哎你怎么说话的,我不就劝了一两句吗,你至于发这么大火吗?谁站着说话不腰疼了,我也是有闺女的人,不争馒头争口气,今天我把话放这,我闺女要是愿意去读书,我就让她去读,绝不拦着!”
陆清没想到你一言我一语的,事情还能发展成这种地步。
他找了几个人过来专门协调了一下,好不容易把人都劝走了。
那个想要读书的姑娘他没劝走,姑娘有志气,想读书那就去读吧。他反过来劝了那对爹娘。
那夫妇俩人一看是知府夫人出面开口了,也不好意思拒绝,面上虽有为难,还是同意了闺女去读书。
在这半个月里,蒙学班又陆陆续续的进来了一些学生,他们跟原先那一批入学的孩子学习的进度不同,为了方便教学,将他们分了班。
至于算学和律学,宋声是请了两个秀才来教的,有听不懂的可以主动问,以后用来打算盘也够用了。
半个月后,书院蒙学班的大门外站着一个八九岁的哥儿,浑身灰扑扑的,也不知道是从哪里过来的,小脸脏兮兮的。他在门口坐着,小心翼翼的都听着里面的讲课内容。
圆圆也在蒙学班上课,他不怎么爱学习,上课听着听着,注意力就被外面的动静吸引去了。
门外有一个小身影鬼鬼祟祟的,他都盯他好久了。中间小课堂休息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出了门,看到一个跟他差不多大年纪的哥儿,身上脏乱的厉害,在门口小心翼翼的坐着。
圆圆觉得奇怪,问道:“你怎么不进来听课啊?在外面站着做什么?”
他这么一问,对方看他身上白白净净的,怕考得进来把人家的衣服弄脏,往后退了两步。他抓紧了自己手里的这几个铜板,在心里估摸着算了算能够吃几顿饭,说道:“这里可以学几日,然后休息几日再过来吗?”
宋声正巧今天有空过来看看蒙学班的情况,被他听到这话,他走上前去问道:“你是有什么难处吗?可否说给我听听?”
圆圆看到自家爹过来,总想扑上来要抱抱。可阿爹交代过他,在书院这里,看到自家爹要叫大人,不能喊爹。圆圆无奈的撇了撇嘴,乖乖的叫了一声大人好。
刚才说话的哥儿听到圆圆喊大人,扭头一看,认出这是知府大人,在家里跟爹娘吵架的那股子劲一下子消失不见了,他紧张起来,结结巴巴的说道:“回、回大人,我,我钱不够,爹娘不给钱,这是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自己赚来的,只够吃几天的饭。”
宋声沉默了,蹲下身来仰头看着他,伸手帮他擦了擦脸上的灰,温和的笑了笑,说道:“有一颗求知求学的心,已经很好了。以后在这里吃住不收你钱,回去把身上洗干净换身干净的衣服再来吧。”
哥儿的眼里一下子变得晶莹闪烁,他感激的点点头,“多谢,多谢大人,我一定会好好读书的。”
“你叫什么名字?”
“回大人,我、我叫徐嘉。”
“徐嘉,是个好名字。”
徐嘉眼睛更亮了,第一次有人夸他的名字好听。爹娘偏袒大哥二哥,让他们来读书,刚才他都看到了,他们就在里头坐着跟夫子读书,为什么他们可以自己就不可以?
半个月前与爹娘闹了一场,说要靠自己的双手去挣钱给自己读书,可他还是低估了他自己,以他现在的年纪,能够找到的活少之又少。而且人家看他年纪这么小,很多都不愿意要他,最后愿意要他做工的,也只勉强给了一半的工钱。
就是他手里的这些铜板,他都算好了能吃几顿饭了。打算到时候如果钱没了,他就请几天假,再去干活去赚钱,大不了回来他再辛苦一点把之前落下的课都补上。
没想到他今日遇上了传说中爱民如子的知府大人,天知道刚才他有多紧张,知府大人让他免费在这里吃住读书,他上辈子是积了多少德才能有这样的好运气呀!
他得更加努力读书,虽然参加不了科举,但他坚信身为哥儿并不只有嫁人相夫教子这一条路可走。
他听说知府夫人也是个哥儿,可是他开了好多家陆记食铺,慈幼院也是他在经营。并不是完全依附于知府大人生活,他自己也很厉害,活的很精彩。
他也想成为那样的人,不想一抬头只看到围着灶台的柴米油盐,不想看到的只是后院那一小块四四方方的天地。
俗话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徐嘉,这个名字在多年后将成为一个传奇。
第305章 第 305 章
肃昌府附近的滑县, 苏家大郎正顺着滑县去肃昌府,他之前都在外求学,听说慈溪先生出山了, 还开了肃昌书院,如今他就在书院里当院长, 到肃昌读书还方便一些, 他干脆就来了。
他年底回来后听说了肃昌的事,去年又是修路,又是办厂,肃昌跟以前大变样了。
他在路上走, 还碰见了三三两两的商人, 看着不像是专门来肃昌做生意的, 像是路过这里。
这几个商人已经好几年没有来过肃昌了,对路也有些不熟, 走了一段之后, 发现这里的路修得平平整整, 路上行人也多,两边修剪的花草也好看。跟他记忆里的那条路完全不同,还以为是走错了,就去问了路边茶摊的老大爷。
“大爷,这是去往肃昌府城的路吗?”
大爷笑呵呵的点了点头,“是啊, 就是去咱们肃昌府城的。”
这几个商人十分震惊, 肃昌不是有名的穷地方吗, 怎么还能修这么好的路。
见他这么惊讶, 旁边有路过的本地人热心的说道:“老哥,你肯定不是本地的。本地人都知道咱们肃昌修了路了, 去年就修好了,这路走着得劲儿着呢!”
“看我们家,之前就是做赌石生意的,我这一板车拉的都是石头,全都是要到城里铺子里面现开的。这玩意儿沉,平时意思也就运一袋过去,费劲的很。再碰上不好的石料,压根挣不着啥钱,还白费力气。”
“现在可不一样了,这一拉就能拉一车,赚的也多了。”这人说的实诚,应该没少在山上拉石头,整张脸晒得黝黑,咧嘴一笑,一口白牙显得十分突出。
苏家大郎也在这茶摊歇脚,自然听见了他们的对话。他虽然早就听家里人说过了,但这还是头一遭亲眼所见,心里头说不震撼是不可能的。
茶摊的老大爷也跟着说道:“那可不,咱们这里的路跟以前可不一样了,齐整整的好看又好走,宽敞又明亮。”
说完后老大爷想起最近城里的热闹事,又说道:“你们还不知道吧,马上就是春日上的花朝节了,咱们知府大人在城西靠近码头那块搞了一个灯会,那里沿着河建了许多小房子,卖什么的都有。晚上灯亮起来可好看了,好多人都去哪儿逛,还可以游船。你们要是去了有空的话也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