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任务代理者[快穿](110)

作者:廿乱 时间:2024-05-31 10:38 标签:快穿 爽文 轻松 天作之合 幻想空间

  子若是新郎的字,左丞相姓陈。
  看来黎余墨通过自己的诗征服了这位陈子若。
  黎余墨背出来的诗不算太多,但每一首都是大诗人们的经典之作,他能背得出来的诗不多,找的理由自然就是好诗不常有,好花不常开,作诗需要灵感,大家觉得也没问题,写诗作画都是如此,有代表作的人有话语权。
  黎余墨推辞一番,然后开始装模作样地作诗,他沉吟道:“那我得好好想想,作得太普通了,各位才子莫怪。”
  林疏和程守禹冯子茗陆远方三人坐在一张桌上,与他们同桌的都是内舍的学子,文采不如黎余墨那几首诗出众,但是也是学习刻苦的积极分子。
  有人羡慕黎余墨,有人为自己的才华不如人叹息。
  林疏却是完全不在意,仔细品尝着桌上的美食,冬笋不错,炒得鲜甜入口,吃起来有种爽脆感。
  他吃完三块笋片,黎余墨一拍手“想”出诗来了。
  旁边的狗腿朋友很懂得察言观色:“快快,黎兄想出来了,笔墨伺候。”
  黎余墨也知道自己的字丑,大家看中的他的诗,也会爱屋及乌,不在意这个。
  但他还是要脸面的:“不有,我直接念吧。”
  有人怂恿字写得好的学子记下来。
  他当场念了一首欧阳修的词《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一群人听得如痴如醉。
  黎余墨:“……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他念完最后一个字,大家立即鼓掌,连冯子茗都忍不住背叛兄弟们轻轻地合掌拍了两下。
  而林疏却扯了扯嘴角,黎余墨还真当这诗是自己的了。
  曾经和苏锦瑄打过架的某个学子看到林疏像是不屑的样子,便起身挑事。
  “苏兄好像不太喜欢黎兄这首词?听闻你近日在跟太子太傅大一块儿学习,不如也作一首词庆贺子若成婚?”
  林疏没想到自己还挺受人关注。
  他支着下巴,望向黎余墨,只问他:“黎兄好似未成婚,连未婚妻都未曾有过,是如何在这一瞬间拿捏新婚妻子神态的?”
  黎余墨:“……”


第72章 新皇登基
  一语惊醒梦中人。
  刚才还在吹捧黎余墨的众人都开始若有所思,三三两两低下头小声聊起来。
  黎余墨也还算聪明,没有着急反驳林疏的疑惑,他身边的几个拥趸立即跳了出来。
  拥趸1:“这有何难,黎兄可以问人啊。”
  拥趸2:“可不是,也可以从别的女子口中得知呗。”
  拥趸3:“黎兄有足够的想象力写出来又何妨,你莫不是嫉妒黎兄有这等作诗的本事?”
  林疏笑了:“青楼女子?新婚的女子不会告诉一个男子自己的事吧?除非亲身经历。”
  黎余墨万万没想到会有人质疑他的能力,他刚来的时候还不想用别人的诗,可是上次在狩猎之后他断案的路被断了,三皇子不太相信他的断案能力,那之后也就没再接触过案子,而且后来花魁案还查出另有隐情,那丫头背后还有靠山,他还被人利用了。他想出名自然得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在这个时代没有强大的靠山那怎么样才能吸引上位者的关注和重用?自然是才华。
  他花些时间调查了夏国和邻国的有才之士,这个世界跟他所在的世界不一样,这里没有诗仙,也没有诗圣,他从小到大背的唐诗宋词里的诗人在夏国历史中并没有出现过。
  黎余墨没来由心慌起来,苏锦瑄不可能知道他这些诗是抄大诗人的。
  现下他得说点什么。
  苏锦瑄不可能是穿越者,他为什么会这么问?
  林疏已经猜到黎余墨在想什么了,比起直接指出他抄袭他人的诗词,倒不如让他这个抄袭的心虚起来,被怀疑的人其实是最可怕的。
  黎余墨比苏锦瑄大一岁,以他的年纪,根本写不出那种家仇国恨的诗句,他一没参过军,二没游历过,三还是个未婚少年,甚至还未及冠,能写得出那么多需要四五十年经历的诗词?仔细想想都不可能。
  即便他是个天才,为什么在之前从未听说过他有什么大作呢?
  京城里哪个天才不是从小时候开始就有成名的迹象,那都是积累下来才有的名气。
  黎余墨的诗句来得太突然了。
  当然,这一切都可以解释为他之前一直没有生活在京城,他的作品没有传至京城。
  可是他现在还是外舍学生呢,诗词写得如此之好,国子监的教授们怎么没将他转至内舍。
  这一切都看起来不太合理。
  黎余墨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他被众人怀疑。
  他立即站出来给自己辩白:“不知道苏兄为何这般问?”
  林疏:“不是说了么,你都没有成亲,是如何掌握新婚女子的内心呢?难道这首诗不是写新婚妻子为讨夫婿的欢心悉心打扮,还绣鸳鸯表达他们的恩爱之情吗?我这人写诗写词都不太行,这不虚心请黎兄请教呢。”
  不管他是真心请教还是假意请教,黎余墨都被林疏架在了这里。
  黎余墨开始瞎说:“自然是有感而发,苏兄可知人有一种情感,叫共情能力。”
  这对古人来说,共情能力这四个字很陌生,但是从字面上分析,又很好理解。
  黎余墨的拥趸问:“为何共情能力?”
  正中下怀!
  黎余墨就等着他们问,他立即回答:“当你听到一位老妪给你讲述她的生活经历时,你会不由自主地代入她的处境去感受她的遭遇,这也有换位思考,若是站在她的位置,一件事会有怎么样的发展变化?咱们在创作时,共情能力非常重要,一个冷血无情的人,如何能体会到他人的感受。相信大家应该都有共情能力。不瞒大家,我私下也会看一些与情爱相关的话本,”他故作害羞地笑了一下,“这首诗,不过是我通过看过的一些话本想象出来的新婚女子如何让夫婿更加喜爱自己罢了。”
  他这个解释可以说很不错。
  其他人便问:“那首国破家亡的悲凉诗句也是如此?”
  黎余墨继续瞎编:“看古书,在来京的路上看到过一些受伤的士兵。之前,跟三皇子去过军营,看到一些老兵,由感而发罢了。若是大家想创作新诗词也可以用一下我的办法。”他转头望向林疏,眼中带有几分得意,“不知道我的解释苏兄是否满意?”
  不得不说黎余墨很聪明,他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这是林疏在其他小世界没遇到过的人设,不愧是可以跟三皇子走到最高峰的人,有两把刷子。
  林疏知道黎余墨肆无忌惮的来源是什么,没有人能说得出他这些诗的出处,即便知道是谁,没人能证明这些诗词是原来的诗人写的,因为他们并不存在于这个时空。
  林疏朝他作了个揖,笑了笑:“受教了。”
  他也有自己的应对办法,现场打脸确实有意思,不过是拼一时激情,但没有什么大的效果。
  他这么问的目的只是让人怀疑,这只是他计划中的第一步,至于第二步……
  “三皇子到,送上贺礼……”
  “四皇子到,送上贺礼……”
  两位皇子一前一后出现,所有人学子哪里还在意黎余墨和林疏的事,大家齐齐起身行礼。
  三皇子和四皇子都是来“亲民”的。
  四皇子有喜爱才子的人设,一上来就问道:“我刚听说有人作了一首不错的庆贺诗?”
  黎余墨的拥趸立即将他现场作的词奉上。
  四皇子和三皇子轮流看完这首词,两人都说非常不错。
  三皇子眼里有黎余墨,一进来就看到脸上透着粉的人,直接站到他身边替他撑腰。
  三皇子也很喜欢这首词:“余墨又作新词了,真好。”
  黎余墨不着痕迹地抬眼,声音都软了很多:“希望子若兄会喜欢。”
  吉时快到了,新郎和新娘要出来拜堂。
  他们所有人都是来观礼的。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