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坑男配时我在想什么(9)
仿佛是上天可怜,以另一种方式,让家人回到他的世界,一切都没有改变。
可韩皎变了。
他从前是很有些书生意气的少年,跟爸爸的性格或多或少有一点重合,而现在,他坚决不要成为爸爸那样的人,不会那样凭着一腔热血跟人正面开战。
韩皎确实有入阁拜相的野心,但会以更加柔韧的手段谋划未来。
只有先站到那个位置,才有足够的力量保护家人,保护弱势者,像父亲的理想那样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为此,他宁可不做传统意义上的君子。
三姨恨不得亲手喂韩皎喝羹汤,怎么看这孩子都顺眼。
韩太太在一旁满面笑容,并不介意自己的儿子被别人惦记,因为儿子是别人抢不走的。
饭桌上,两家人家长里短,谈多了就,容易有攀比炫耀的调调。
韩太太的大儿子韩皎已经没什么吹嘘的必要了,她这两年,就喜欢跟人吹嘘小儿子韩墨,恨不得人人都觉得她又生了个神童儿子。
三姨也是个普通老百姓,她眼红姐姐家崽子也不是一两天了,如今听姐姐连小儿子背下一首诗。都要拿出来显摆,免不得也有了斗志。
她笑咪咪提起,苏州那边的丝织商人,今年想在京城开家新铺子,送了不少好货给京官。
“那可是贡品苏绣,贵比金玉,市面上捧着银子都买不着呢。”三姨道:“要说我就嫉妒二姐这一点,咱老百姓求之不得的奇珍异宝,您家里坐着,就有人上赶着往您手里送呢。”
“哪有人送我什么贡品?听都没听说过。”韩太太对于这些奢侈品早不抱希望了。
“不会吧?”三姨惊讶道:“听说工部郎中都人手两三匹呢,咱姐夫大理寺四品大员,他们敢漏送了?以后不怕吃官司?”
韩太太一愣,没藏住失态,立即看向丈夫。
韩老爷一皱眉,避开妻子询问地目光。
韩太太顿时满心失落,脸上依旧无所谓地笑:“哪怕看城门的士兵都人手一份,也轮不到你姐夫摸一下啊,人家巨商早摸透了,能图他什么?”
三姨娇嗔道:“姐,你就别跟我这儿藏着掖着了,好东西拿出来,给咱见识见识,我阿皎这么好的孩子,我都忍着没抢你的,还能抢了你两匹好布料不成?”
韩太太不自然地笑了笑,转移话题道:“吃你的罢。”
“我……”
“咳……咳……”三姨夫赶忙用咳嗽打断妻子的唠叨,韩夫人这反应,显然是真没收到礼,继续说下去,韩老爷的脸往哪里搁?
但这时候闭嘴已经晚了,三姨两口子一走,韩太太就开始埋怨:连商人都敢不把他这大理寺二把手放在眼里。
“几时才能抬起头做人呀,阿皎,娘就指着你了!”韩太太故意跟儿子面前说给丈夫听。
“少两匹布,咱家头都抬不起了?”韩老爷就知道今儿这顿数落又躲不过了,但不肯让步。
一场夫妻争执眼看就要开始了。
“阿墨抬起头啦!阿墨抬起头啦!”一旁五岁的小韩墨,把胖脑袋都仰平了,兴奋地想引起全家人注意,并对亲哥发起挑战:“哥你能这样抬头吗?”
韩皎怕这小胖子扭了脖子,立即漠然泼冷水:“不能,哥留着脖子还有用。”
“你能吗爹!”韩墨仰面朝天,螃蟹一样走到父亲身旁,发起挑战。
韩太太“噗嗤”一声笑出来了,这时候又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两个儿子都这么可人疼。
一场家庭战争就这么被韩墨无意中化解了。
韩皎心里却还是心疼妈妈,他觉得自己成年了,就有改善爹妈生活质量的责任。
但如今他只是个庶吉士,古代官场靠排资历升上去很慢,是不是该尽早开始积攒人脉呢?
最重要的还是燕王那棵大树。
虽然他知道投奔燕王最安全的时间还没到,但如果等到那时,燕王已成气候,他这么个没有任何资历的小人物,能获得燕王的重用和信任吗?
或许,近期燕王面临的那场诬陷风波,就是他崭露头角的时机。
雪中送炭当然比锦上添花好太多。
可这么做,风险太大了,他还没有足够的根基,去站队。
次日准时到翰林院点卯,韩皎怀揣琢磨了一夜才写出来的策论,却发现一个大问题。
他要怎么把这份家庭作业送给谢夺呢?
离卯正还有半个时辰,韩皎坐立难安,又不好咨询同僚,只能悄悄去问打扫院子的太监。
“奴婢只打扫这三大殿的院子。”小太监嗓音尖细,指了指从文渊阁到传心殿的距离,告诉韩皎:“南三所不是咱能进的去的地儿,大人要递话,得找刘公公。”
韩皎觉得这太监说话嗓门跟打雷似的,吓得他用手势按了好几下,都没能停止太监把话喊完。
被院里的同僚们听见了,又不知该怎么议论他。
韩皎低头走回值房。
陈元桥不负众望,立即发来了贺电:“韩大人大清早就赶着去给皇子们请安啊?怎么能让太监代为传话呢?您不如亲自站去三座桥南门等着,殿下迟早要出来的不是?”
韩皎随口回答:“不是我赶着见殿下,是殿下昨日托我办的事,要尽早答复。”
“殿下托你办事?哈哈哈哈……”陈元桥转头跟周围的同僚重复道:“他说殿下托他办事!哈哈哈哈哈哈……”
周围笑声一片。
韩皎懒的争辩,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把作业送去南三所,他虽然是代写好了,但是字迹跟谢夺不一样,肯定得在上学前让那小子自己誊抄一份,晚了就来不及了。
正琢磨着,外头忽然疾步走进个太监。
看穿着,是高品级的太监,应该是在后宫主子身边伺候的。
值房里瞬间安静下来。
“诸位大人早。”这太监态度和善地对众人笑了笑,颇有翰林院掌院学士视察下级的气势。
这些内官实际权柄可比翰林院上级大多了,六部官员都不敢怠慢他们。
一群庶吉士刚入官场,还没有官员们随机应变的交际能力,一个个温顺地对那位大太监打了招呼,也不敢进一步寒暄。
众人心里都在猜测这大太监来翰林院所为何事,就见那太监巡视一圈,慈和地询问:“请问韩皎韩大人在吗?”
二十多双目光刷地看向韩皎。
韩皎茫然抬起头,缓缓站起身:“公公找我有事?”
大太监满脸堆笑脚下生风迎上前,和和气气地开口:“是九皇子殿下着奴婢来取个物件。”
韩皎顿时松了口气,拿起桌上的信笺递给大太监:“有劳公公了。”
看着大太监寒暄几句走出门,陈元桥的脸色黑得跟锅底一样。
值房里许久没有人说话。
过了片刻,韩皎发现茶壶里没水了,刚欲起身,身后一个同僚突然拍了拍他肩膀。
转过身,看见陈玉峥捧着一只茶壶,满面堆笑道:“刚沏好的龙井。”
韩皎:“……”
第一次有同僚如此贴心。
*
上书房。
“取五事之视、听、思,合兵家制胜之道,使上下同欲……”
讲《尚书》的学士大人,已经对着谢夺那篇策论滔滔不绝了半个时辰,激情却丝毫不减,因为这篇策论所结合的多家论点十分新鲜,令他深受启发。
每讲两句,他都要用欣赏的眼神,去捕捉讲台下谢夺小同学的目光。
谢夺坐如针毡,但每每都坦然报以微笑,以免学士先生察觉他的没底气。
前排的谢靖委屈得脑袋快要垂到书桌下了。
这是第一次,先生没有用他的策论当做范本。
而且,从前他写的策论,也从来没受到过如此的高度赞赏。
为什么?
为什么老九忽然能写出如此雄俊的策论?
这小子从前写的策论,都是些蒙混过关的老生常谈,今儿怎么忽然就能引经据典、正反相证,层层递进,以天授结合兵法,畅言驭民之法!
- 共187页:
- 上一页
- 第9页
- 下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137
- 138
- 139
- 140
- 141
- 142
- 143
- 144
- 145
- 146
- 147
- 148
- 149
- 150
- 151
- 152
- 153
- 154
- 155
- 156
- 157
- 158
- 159
- 160
- 161
- 162
- 163
- 164
- 165
- 166
- 167
- 168
- 169
- 170
- 171
- 172
- 173
- 174
- 175
- 176
- 177
- 178
- 179
- 180
- 181
- 182
- 183
- 184
- 185
- 186
- 187
上一篇:成为神器后我穿回来了
下一篇:穿书者装O后跑了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